【北汽海外工厂布局】
和大多数出海车企相比,北汽走了一条更“稳扎稳打”的道路——不是先卷销量,而是先织工厂。
从版图上看,北汽的 KD 工厂几乎已经铺到五大洲:
最早在 2012 年就通过合资进入俄罗斯,投产轻型和中重型商用车;2017 年在墨西哥设立独资工厂,覆盖中美洲市场;2018 年又在南非落地合资厂,不光造 SUV,还造中卡、重卡,年产能能到 5 万辆,辐射整个南部非洲。
近几年,北汽的布局明显加快:泰国从 2019 年就开始投产纯电环卫车和商用车;印尼 10 万辆规模的 KD 工厂将在 2025 年上线,定位东南亚市场枢纽;
马来西亚项目也将在 2025 年投产,计划年产万辆;俄罗斯的第二家合资工厂在 2024 年刚刚投产,主打 CNG 版本的轻卡;巴西 KD 工厂则预计明年启动,产品线从中卡、轻卡起步,未来扩展到皮卡和重卡。
如果说长城的海外战略是“重资产+品牌化”,北汽的打法就更偏“多点开花+商用为先”。它选择的市场,往往是本地产业链还没完全饱和、对实用车型有刚需的区域。通过 KD 模式来降低关税压力,同时也借合资伙伴的渠道打开市场。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短板——合资、KD 工厂意味着对本地合作方依赖更深,品牌调性也不容易立起来。
但换个角度看,这或许是北汽的一种现实选择:在出海越来越内卷的今天,先用商用车和合资网络打下根基,再慢慢往乘用车和新能源延伸,比起一味烧钱冲高端,可能更适合它自己的节奏。
电车出海汽场全开新能源汽车北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