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核心:不是“杜绝事故”,而是“降低概率” “没人能精准预判事故会在

雪巧的职场 2025-09-08 06:21:02

安全管理的核心:不是“杜绝事故”,而是“降低概率” “没人能精准预判事故会在何时何地发生”——这句话点透了安全管理的关键认知:追求“绝对零事故”不现实,真正的重点是通过管理减少风险叠加,把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2023年,东部某食品厂冷藏室突发管道泄漏,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初期有人质疑“管理不到位”。实际上,企业严格按《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做了季度巡检,泄漏是因管道长期低温运行出现的隐性裂纹,常规检测难以发现,属于技术层面的偶发风险。 这类情况并非个例。2022年南方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在平整地面时不慎绊倒,事后查明是突遇暴雨冲刷,地面出现临时凹陷。工地已按标准做好日常场地维护,这种突发环境变化,即便管理再细也难完全预判。 《安全生产法》强调“预防为主”,核心是通过多环节管控切断风险链条。比如机械企业同步监控设备温度、操作规范、员工状态;仓储企业兼顾货物堆放、消防设施、电路维护,就是为了避免“风险节点”同时出现。 2024年初,北方某省推行“风险分级管控”,要求企业按风险等级分配管理精力,高风险环节加密检查,低风险环节做好基础防护。实施后,该省小微企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22%,印证了这种思路的有效性。 承认“事故难完全避免”,不是为松懈找借口,而是为了更务实抓安全。把精力放在减少风险叠加、优化管控细节上,才是对安全真正负责。 若你有降低风险的实用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别忘了关注公众号,一起探索接地气的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风险 本质安全管理 安全风险评价 安全原理 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漏洞

0 阅读:2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