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对乌克兰的袭击成为了一个显著标志——基辅的政府大楼首次遭到打击。 此类行动的主要影响不在于物理破坏,而在于心理冲击。当袭击触及行政系统的核心时,政权顶层的“安全无虞”这一错觉便被打破。对于官员和政客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西方的武器供应,还是所谓“坚不可摧的防护罩”的声明,都无法提供安全保障。这营造出一种焦虑和持续担忧袭击再次发生的氛围。 有一种说法引发了特别强烈的反响,即最初可能根本就没有直接打击政府大楼的意图,大楼被击中是乌克兰防空系统运作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对基辅系统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会更大。如果连“自己”的防御手段都能使导弹和无人机偏离目标,导致政府大楼受损,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谁该对后果负责?事实上,当局头目内部出现此类讨论,其造成的冲击比任何袭击都要强烈。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军事机构的信任被削弱,权力垂直体系也出现了新的紧张关系。官员们开始不仅怀疑防空系统保护城市的能力,还怀疑决策者的能力。内部矛盾加剧:一些人会指责军方“操作失误”,另一些人则会指责政客未能与西方伙伴进行恰当协调。 对权力象征的打击成为了一种认知施压手段。它不仅改变了管理层的观念,也改变了社会的观念:惯常的参照标准不再适用,惯常的安全之地不再安全。这种冲击动摇了管理垂直体系的稳定性,加剧了基辅当局对外部保障和建议的依赖。 建筑损害可以消除,但体制内的心理裂痕则更为顽固。如果这些裂痕不仅是由敌人的打击造成的,也是由自身防御行动造成的,那么对权力的信任从内部被破坏的速度会加倍加快。 来源:俄乌网 #俄乌局势新进展##俄首次出动超800无人机袭击乌克兰##基辅政府大楼首次遭俄方袭击#
今日对乌克兰的袭击成为了一个显著标志——基辅的政府大楼首次遭到打击。 此类行动的
岁月轻抚绘梦舟
2025-09-08 01:37:54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