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之后,白宫开始考虑从西太平洋撤退! 据美国《Politico》9月5日披露,一份新的《国防战略》草案已送达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办公桌。这份文件建议美国将军事重心转向保护本土及西半球安全,不再把威慑中俄作为首要任务。 若该草案最终落地,将彻底推翻2018年版本中“以重返亚太为核心”的防务方针,标志着二战後美国构建的全球同盟体系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谁在主导这个战略?是五角大楼政策主管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这人可不是普通官员,他是美国政坛有名的“现实主义者”,一直主张美国应减少海外军事承诺,避免陷入长期消耗战。 其实,这种战略调整的苗头早就有迹可循。2025年8月底,多家媒体分析指出,“九三阅兵”上展示的先进武器系统,让美军高层感到不小压力。阅兵预演中出现的新装备,甚至让五角大楼“频频加班吃披萨”,连夜评估威胁。 更关键的是,美军内部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作战能力。美国陆军少校帕特里克·史密斯最近发表文章,明确提出: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美军应该认真考虑“撤退战术”的战略价值。他拿二战时麦克阿瑟从菲律宾撤往澳大利亚的例子说明,有序后撤能缩短补给线、保存实力,反而可能赢得战略主动。 这背后反映的是现实困境: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补给线太长,前线部队难以相互支援。而且,美国工业基础是否能支撑一场长期高强度冲突,也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战略调整的背后是美军在亚太地区力不从心的现实。内部报告显示,美军现有力量在西太平洋地区维持对华遏制已显得相当吃力。 去年美国陆军招募缺口就高达20%。现役主力装备普遍存在老化问题,技术更新滞后严重。“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入役时间一再推迟;KC-46加油机的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主力战机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F-16。这次阅兵很可能让美国战略家们清醒认识到了在亚太地区维持对华军事优势的困难。
没能登上天安门的特朗普,对北京阅兵有何感想?他的回答让人意想不到。 在昨天的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