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罗娃一语中的!九三阅兵纪念仪式,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中国一家的历史记忆,而是全世界对抗纳粹,法西斯,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这是属于全人类的记忆。 无数革命先辈用巨大生命和付出,换来了如今二战后的和平,如果这一天当做生日的话,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谢先辈,感谢烈士,感谢为国奉献的人。 这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的意义,也是我们能走向未来更巅峰的起点,全球覆盖,以武止战,天地同寿,这16个字内涵终于认清了。 2025年9月3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如期而至。 每年到了这个日子,都会有各种纪念活动,但今年格外引人注目。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一番话,说得特别到位,甚至可以说是一语点破了整个历史的核心价值。 她说:“九三不是中国自己的节日,这是全世界抗击法西斯的胜利,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这句话虽然没有太多修饰,但说得特别实在、特别有分量。 其实我们每年纪念九三,并不是为了搞什么仪式感,而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年那场战争,打得太惨烈。不仅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也都在浴血奋战,才把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彻底打败。 所以说,这不是我们一家国家的胜利,而是世界和平力量一起拼出来的成果。 扎哈罗娃的话,正是把这个道理讲透了。 今年的纪念活动依旧在北京举行,现场气氛庄重而又不失温。 没有太多铺张,没有花哨的表演,就是实实在在地缅怀历史、致敬英烈。 国家领导人也在讲话中强调了几个关键词:铭记、和平、前行。 这些词听起来简单,但背后的意义不简单。我们今天能安稳地过日子,真的是靠过去一代人拼了命换来的。 如果连他们都记不住,我们就没资格谈未来。 每一年我国都以不同方式表达对先烈的敬意,也在不断提醒大家:历史不能被忘记。 特别是现在,有些国家在试图淡化甚至歪曲二战历史,把侵略说成自卫,把屠杀说成误伤,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一旦大家对历史变得模糊了,那和平也就没有了基础。 所以我国坚持每年纪念,不光是尊重历史,更是为了守住和平的底线。 今年还有一个很现实的背景,就是国际局势比以往更复杂。 一些地区冲突不断,一些国家重新走上扩军备战的老路。 在这种时候,我们坚持举行九三纪念活动,不是为了展示武力,而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我们珍惜和平,但也有能力保护自己。 这种态度放在今天,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现实的回应。 回过头来看,扎哈罗娃这番话之所以被广泛传播,不只是因为她是俄罗斯的官方发言人,更是因为她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里话。 历史本来就是大家共同的,不能被谁垄断,更不能被随便改写。 中俄在二战中都是主要战场,牺牲巨大,贡献突出。 两国一直在国际场合强调这一点,就是不想让历史真相被人抹去。 从这个角度说,中俄在这方面的立场是一致的,也很坚定。 参考:安徽经济网——外媒聚焦九三阅兵:中国为反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
今天看到陈嘉庚长孙观礼阅兵的新闻,有个细节让我至今都感到震惊。他说,祖父当年为躲
【22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