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在同学母亲去世时未到场、未随礼,看似不合礼数,实则是对“单向付出”的理性回应,其做法虽直接,却合情合理。 此前同学父亲离世,李明全程尽心帮忙,从筹备到后续事宜,毫无怨言,付出远超普通同学的礼节。可当李明父亲去世,他在群里通知后,这位同学却彻底“消失”,无安慰、无到场、无随礼,冷漠与李明的热忱形成鲜明对比。 众人劝李明“别计较”,但人情的核心是双向的真诚。李明并非小气记仇,而是在意情谊的不对等——他想要的不是物质上的等价交换,而是“我对你真心,你亦对我有诚意”的情感共鸣。单方面的付出如同没有回响的投入,久了难免失落。他选择“不参与”,本质是对这段失衡关系的主动切割,不愿再“热脸贴冷屁股”。 若换作自己,或许会保留几分形式上的礼节,比如托人捎去薄礼,避免彻底撕破脸,但会明确降低对这段关系的期待,不再投入过多真心。成年人的社交,不必勉强维系不对等的情谊,把真诚留给懂得珍惜的人,才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人情最清醒的认知 。
李明在同学母亲去世时未到场、未随礼,看似不合礼数,实则是对“单向付出”的理性回应
以珊聊人啊
2025-09-07 14:58:35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