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欧美坚决不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怎样?说句扎心的,要是拿不到欧美适航证,C919就没法干掉波音。 说句扎心的?要是拿不到欧美适航证,C919 就没法干掉波音?这想法简直天真得让人心疼!看看欧洲航空安全局那波操作:2025 年突然宣布 C919 认证要再拖 3 到 6 年,嘴上说着 "系统集成需要验证",转头却对装着同款 LEAP-1C 发动机的空客 A320neo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哪是技术审查?分明是玩不起就掀桌子的霸权套路! 但别急着替 C919 委屈,现在慌的可不是中国。就在 EASA 放话的同一周,两架喷着中国航司涂装的波音 737MAX 灰溜溜飞回西雅图 —— 中国用最实在的 "退货" 告诉美国:你卡我适航证,我就卡你饭票。这波后坐力已经让波音哭晕在厕所,连续 6 年亏损的财报再添新伤口,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那些觉得没有欧美适航证 C919 就活不成的人,怕是忘了中国有多大的家底盘。中国民航局 2022 年发的型号合格证可不是废纸,东方航空执飞的沪蓉航线已经稳稳当当送了 42 万人次乘客,5 条国内干线每天都在刷新安全飞行纪录。更狠的是那 1200 架订单 —— 就算一架都不出口,光是国内这波需求就够中国商飞忙上 7 年,这种体量的市场根本不是欧美能卡死的。 欧美玩适航证这套把戏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年北斗系统想和欧洲伽利略合作共享频率,结果美国一施压,欧洲立马翻脸把中国踢出局。现在怎么样?北斗成了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而伽利略还在原地踏步。历史早就证明:用技术壁垒卡中国脖子,最后只会倒逼出更强大的自主创新。 看看 C919 的国产化进程就知道欧美在怕什么。2025 年刚打通主起落架生产线,国产活塞杆正式交付,四大关键系统又攻克一项。航电系统里的飞行控制律算法完全自主研发,连运 20 都验证过的技术实力,难道还比不过欧美那些老古董?最让西方睡不着觉的是 CJ1000 国产发动机,测试表现 "好于最乐观预期",很快就要装在 C919 上试飞 —— 等这颗 "中国心" 成熟了,谁还在乎 LEAP-1C 的供应问题? 更绝的是中国的反制手段。不像欧美搞一刀切,中国对波音玩起了 "精准点穴":别的机型暂不影响,专退利润最厚的 737MAX 系列。这招有多狠?波音每年四分之一的营收靠中国市场,单机采购成本因为加征关税暴涨 110%,现在连欧洲瑞安航空都跟着延迟收货。反观空客偷偷把天津工厂产能从每月 6 架提到 8 架,用实际行动投票 —— 谁跟钱过不去啊? 别以为欧美适航证是通往国际市场的唯一门票。中国早就和 31 个国家签订适航合作文件,"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等着换飞机呢。印尼翎亚航空、文莱骐骥航空都在盯着 C919,这些国家买飞机看的是性价比和可靠性,可不是欧美脸色。等 C919 在东南亚、中东飞熟了,形成自己的运营生态,到时候欧美怕是要反过来求着我们互认标准。 其实欧洲内部早就吵翻了天。EASA 前两次考察 C919 时反馈明明很积极,连 D 级飞行模拟机都认可了,突然改口延期纯属政治操弄。就像当年欧洲宇航员学了中文准备进驻中国空间站,最后却被美国搅黄一样,这种自断臂膀的操作只会让欧洲航空业错失更大市场。现在中国商飞光国内订单就排到 2032 年,欧洲供应商急得跳脚 —— 再卡认证,连零部件生意都要被中国自己的厂商抢走了。 说到底,适航证之争本质是标准话语权的博弈。当年美国 FAA 和欧盟 EASA 也是靠不断扩张才成了 "国际标准",现在中国凭什么不能建立自己的适航体系?C919 已经在国内积累了 3133 次航班经验,安全记录比某些天天掉零件的波音机型好多了。随着国产发动机、航电系统全面突破,用不了几年,可能就是欧美飞机要来求中国认证了。 所以结论很明确:欧美拒发适航证,短期确实会给 C919 出海添堵,但想靠这个扼杀中国大飞机产业?做梦!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当后盾,有完整的产业链搞自主替代,更有 "你卡我就反卡" 的博弈智慧。现在波音已经因为退货损失 12 亿美元,未来只会更惨。
如果欧美坚决不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怎样?说句扎心的,要是拿不到欧美适航证,C91
哈皮的高高
2025-09-06 21:55:13
0
阅读:1765
用户10xxx08
军事装备给适“航”证了吗?照样可以干翻美国,大飞机一样会干翻波音,咱们试目以待!
一木一草 回复 09-07 13:01
军事装备要什么适航证。
用户85xxx42
三十年内不需要,只要将波音在中国的份额替换掉就够C919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