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反复不好?中医泰斗朱仁康:6种类型治法,对症才能除根荨麻疹(俗称“风疹

飞翔说健康 2025-09-06 20:29:04

荨麻疹反复不好?中医泰斗朱仁康:6 种类型治法,对症才能除根

荨麻疹(俗称 “风疹块”)是出了名的 “难缠鬼”:突然起疹、痒到钻心,抓一下红一片,有的遇冷就发,有的吃点辣就犯,反复发作起来让人崩溃。

作为中医皮外科泰斗,朱仁康老先生一辈子跟皮肤病打交道,对荨麻疹的治疗有独到心得。他认为,荨麻疹不只是 “吹风过敏” 那么简单,内里藏着 “内外因纠缠” 的复杂问题,只有辨清类型、对症用药,才能从根上解决。

一、荨麻疹不只是 “风吹的”,内因才是关键

在中医里,荨麻疹叫 “风瘾疹”,俗称 “鬼饭疙瘩”,早在《诸病源候论》里就有记载。朱仁康老先生强调:荨麻疹的病因从来不是单一的 “外因”,比如单纯吹风、过敏,更多是 “内因 + 外因” 相互作用的结果。

急性期荨麻疹(突然发作、起疹快):多是外感风热、风湿等 “外邪”,加上体内有热或湿,内外勾结引发;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 6 周):更可能是内因出了问题,比如卫气不固(皮肤像少了层 “保护层”,遇风就起)、血热生风(体内有火,烧得皮肤痒)、血瘀阻络(气血不通,疹子老消不了),甚至脾胃虚弱(吃不对就犯)。

所以,治荨麻疹不能光 “祛风”,得找到自己的 “内因”,才能不反复。

二、6 种荨麻疹类型,对应 6 套 “朱老治法”

朱仁康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把荨麻疹分成 6 大类型,每种类型症状不同,治法也大不一样,对照看看你可能属于哪一种?

1. 风热型:疹子发红、遇热加重,多为急性发作

典型表现:风疹块是鲜红色的,大片大片凸起,痒得厉害,甚至眼皮、嘴唇都肿起来;一受热、出汗就加重,可能还伴有嗓子干、心烦。

常见人群:急性荨麻疹患者,或慢性荨麻疹遇热复发的人。

病因:风热邪气跑到皮肤里,影响了气血运行。

治法:疏风清热 + 凉血

朱老常用消风清热饮(荆芥、防风、浮萍、蝉衣、当归、赤芍、大青叶、黄芩)或疏风清热饮加减,比如用金银花、连翘、防风这些药,把风热赶出去,再加点凉血的药(比如生地、丹皮),不让热邪伤了血。

如果风热邪气滞在体内,荨麻疹一两年不好,就用乌蛇驱风汤(乌蛇、蝉衣、荆芥、防风、羌活 、白芷、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用乌梢蛇这种 “搜风” 的药,把藏得深的风邪赶出去。

2. 风寒型:疹子发白、遇冷就起,像 “冻出来的”

典型表现:风疹块颜色淡红或发白,一吹冷风、接触冷水,或者受凉后就发作;平时可能有点怕冷,舌头颜色偏淡。

对应情况:冷激性荨麻疹(遇冷诱发)。

病因:皮肤 “保护层”(卫气)太弱,风寒邪气趁机钻进皮肤,导致气血不和。

治法:固卫御风 + 散寒

朱老用固卫御风汤(炙黄芪、防风、炒白术、桂枝、赤白芍、生姜、大枣)加熟附子,一方面用黄芪、白术加固皮肤的 “防御力”(固卫气),一方面用附子、防风驱散风寒,让皮肤不怕冷、不容易起疹。

3. 风湿型:疹子带水疱、晚上痒得凶,小孩多见

典型表现:身上不只是风团,还有小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晚上痒得更厉害,抓得厉害还会流水;可能伴有大便偏稀、胃口不好。

常见人群: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尤其是小孩。

病因:脾胃功能弱(运化不好),加上外面受了风湿邪气,湿邪郁在皮肤里。

治法:祛风胜湿 + 健脾

朱老用祛风胜湿汤(荆芥、防风、羌活、蝉衣、茯苓皮、陈皮、银花、甘草),比如用荆芥、防风祛风,苍术、茯苓祛湿;如果脾胃太虚,再加枳壳、白术帮着消化,从根源减少 “湿” 的生成。

4. 脾胃型:起疹时还拉肚子、肚子疼,像 “吃坏了”

典型表现:身上起风团的同时,还伴有胃胀、肚子疼、恶心呕吐,甚至拉肚子;胃口差,舌苔白腻。

对应情况:肠胃型荨麻疹(和饮食、肠胃功能密切相关)。

病因:脾胃虚弱,消化不好,再加上外感风寒,“内外夹攻” 导致气血紊乱。

治法:健脾理气 + 祛风散寒

朱老常用健脾祛风汤(苍术、陈皮、茯苓、泽泻、荆芥、防风、羌活、木香、乌药、生姜、大枣)或搜风流气饮加减,用白术、茯苓健脾,陈皮、枳壳理气(缓解腹胀),再配防风、荆芥驱散风寒,既调肠胃又止疹。

5. 血热型:皮肤一划就起红条,越抓越痒还心烦

典型表现:平时风团不多,但一到晚上皮肤就发烫、刺痒,用手一划,立刻出现红紫色条痕,越抓越多;心里烦躁,舌头偏红。

对应情况: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病因:体内 “血热”(比如心经有火),热到一定程度就 “生风”,引发皮肤痒和起疹。

治法:凉血清热 + 消风

朱老用凉血消风散(生地、当归、荆芥、蝉衣、苦参、白蒺藜、知母、生石膏、生甘草)加减,比如用生地、赤芍凉血,知母、石膏清热,再加点蝉蜕、防风止痒,从根上 “灭火”,风自然就停了。

6. 血瘀型:疹子颜色暗、老不消,受压部位更明显

典型表现:风疹块颜色偏暗红,像 “瘀住了”;脸色发暗,嘴唇发紫;尤其在腰带、表带压迫的地方容易起疹;舌头可能有紫色瘀点。

病因:气血瘀堵在皮肤经络里,导致营卫不和,再遇风邪就起疹。

治法:活血祛风(朱老强调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常用活血祛风汤(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荆芥、蝉衣、白蒺藜、甘草)或通经逐瘀汤加减,用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再根据寒热加药:有热加金银花、连翘,有寒加麻黄、桂枝,让气血通了,风邪自然无处可藏。

朱老经验核心:别只盯着 “止痒”,找对 “病根” 是关键

荨麻疹看似是 “皮肤问题”,但朱仁康老先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它可能和肺、脾、心、血都有关系 —— 有的是 “卫气弱”,有的是 “血热”,有的是 “脾虚生湿”。

所以,治荨麻疹不能光靠外擦药膏或临时止痒,得看清自己是哪种类型:遇热起疹可能是风热,遇冷起疹可能是风寒,一划就红可能是血热…… 找对类型,再用朱老的方子调治,才能从根上减少复发。

0 阅读:6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