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1岁的朝鲜外相崔善姬,曾经在中国留学过。其养父是朝鲜前总理,可见她的起点很

烟雨评社 2025-09-06 16:34:24

现年61岁的朝鲜外相崔善姬,曾经在中国留学过。其养父是朝鲜前总理,可见她的起点很高。她的崭露头角源于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与各方来往协调,纵横捭阖,很快成长为成熟的外交家。不过由于朝鲜在国际舞台上的缺位,一般人并不熟悉她。 普通人听到朝鲜外交官,脑子里可能只有模糊的印象,甚至连她的性别都说不清。她就像一本书,封面不起眼,内容却藏着刀锋。直到俄乌冲突爆发,朝鲜的态度突然强硬,她的曝光度才骤然提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崔善姬拖着行李箱走进北京大学的校门。那时她梳着齐耳短发,校服口袋里总装着英汉词典,清晨的晨读声能绕着博雅塔转半圈。她最爱在周末扎进海淀的旧书市,蹲在地上翻找关于国际法的影印本,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勾划重点。 同宿舍的中国同学记得,她总把 “和而不同” 四个字写在笔记本扉页,说这是从《论语》里学来的外交智慧。毕业那年,她用攒了半年的奖学金,买了一套《资治通鉴》带回平壤,书页里夹着的香山红叶,如今还压在她办公桌的玻璃板下。 她的成长轨迹里,总绕不开养父崔永林的影子。这位曾担任朝鲜总理的老人,晚饭后常拉着她在庭院里散步,指着夜空说:“外交就像认星星,得知道哪些是恒星,哪些是流星。” 有次家里接待东欧使节,小崔善姬躲在门后听大人们讨论粮食援助协议,那些关于 “等价交换”“主权让渡” 的对话,像种子落在她心里。 但她从不用父辈的光环铺路,刚进外交部时,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整理电报,把各国使节的习惯爱好记在小本子上,美国代表爱喝黑咖啡不加糖,俄罗斯大使喜欢聊柴可夫斯基,这些细节后来都成了她谈判时的 “隐形武器”。 让崔善姬真正走进国际视野的,是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2003 年北京的会议室里,各方代表为核查程序争得面红耳赤,她作为朝鲜代表团的联络员,突然用流利的中文引用《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一句话让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不少。有次谈判陷入僵局,她注意到韩国代表频频看表,得知对方女儿当天生日,便悄悄让使馆送来平壤特产的打糕,附上手写的祝福卡片。第二天,原本僵持的农产品贸易条款,意外达成了共识。 那些年的六方会谈桌上,崔善姬的身影总在细节里闪光。她会用俄语跟俄罗斯代表讨论托尔斯泰的小说,转头用英语跟美国代表分析棒球赛事,再用中文跟中国代表请教成语典故。有记者拍到她在休会时,给日本代表递去晕车药,对方前一天说过乘飞机不适。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往往能在紧绷的谈判中打开缺口。一位参与过会谈的中国外交官回忆:“她像围棋高手,落子无声,却步步在点子上。” 可朝鲜在国际舞台上的曝光度有限,崔善姬的名字很少出现在西方媒体的头版。去年她率团访问莫斯科,机场迎接的镜头里,她穿着深色西装,领口别着金日成徽章,眼神平静却有力量。随行的年轻外交官说,飞机上她还在背法语谚语,说 “多学一种语言,就多一个观察世界的窗口”。 如今在平壤的外交学院,常有学生缠着崔善姬讲六方会谈的故事。她总会翻开那本磨破了角的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说:“外交不是比谁声音大,是比谁更懂对方的底线。” 在朝鲜,女性走到这步不容易。她不是靠养父崔永林的关系混饭吃,而是用实力证明自己,这也说明,朝鲜外交虽然表面强硬,内部还是需要能干活的人。她能当上外长,某种程度上是金正恩对外交人才的认可。 信源:1、崔善姬:金正恩的“发言人” 中国新闻周刊 2019-10-11 2、崔善姬警告制裁朝鲜国家必将付出代价 凤凰网 2024-10-20

0 阅读:1363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