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向辰(1910—1933)一位值得铭记的抗日英烈。出生于吉林磐石,在学生时代就

史迹奇闻号 2025-09-06 14:13:28

初向辰(1910—1933)一位值得铭记的抗日英烈。出生于吉林磐石,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与抗日活动,后投笔从戎,成为南满游击队的重要领导人,最终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祈祷][祈祷][祈祷] 初向辰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好学,1927年考入磐石县城高等小学,成绩优异。1929年高小毕业后,因县立中学尚未开学,他曾到农村担任小学教师。在此期间,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并抄录了80余首新诗,辑成《新诗集》,显示出对文学和新思想的热爱。 1930年春,初向辰考入免费就读的磐石县立中学师范讲习科。在校期间,他结识了孟洁民、王兆兰等许多进步同学,被推选为学生会学术股副股长,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他曾在《满江红》词中写道:“且莫等着木屐到床前,空悲切!”(“木屐”指代日本侵略者),表达了强烈的救国决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初向辰与孟洁民等同学毅然投笔从戎,奔赴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所在地玻璃河套,参加了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经过短期培训后,他被分配到磐东地区从事群众工作,并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是初向辰抗日活动频繁的一年,他参与领导了1932年2月9日的磐东“二·九”反日运动,动员700余名汉、朝族群众游行示威,围困伪军营房三天两夜,成功解救出23名被捕群众,其中包括磐东区委书记朴元灿等9名党团员。 1932年4月3日,他又参与了“四·三”蛤蟆河子暴动,指挥数百名群众拦截日伪军警,成功救出9名被捕群众,并感化了一连伪军,促使该部80余人次日哗变抗日。 1932年6月4日,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正式成立,初向辰先后担任分队长、第一大队大队长。他率部参加了攻打磐石县城和伊通县反动地主何家大院的战斗,缴获不少马匹,将其大队装备成了骑兵队。 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军委代理书记杨靖宇对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进行整顿,将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初向辰被任命为总队政治委员。 1933年1月11日,南满游击队在磐石县官马镇(乡)大泉眼集结开会时,突然遭到伪军和反动地主武装的联合袭击。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初向辰带领少数战士坚守阵地,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最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与他同时牺牲的还有南满游击队总队长王兆兰。 初向辰虽然生命短暂,但他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和事迹得到了后人的铭记和崇敬。2015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将其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是国家对这位年轻抗日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永久纪念。 初向辰从一位贫苦学生成长为抗日游击队政委的经历,展现了那一代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献身救国的崇高气节。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