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政府第7次收到日方函件,对方提出投资3.5亿修高速换藏重康美的遗骸,日本人从1972年起就惦记着把这具战犯遗骸带回去,几十年间换着花样来试,派所谓“遗族”献花,放话投资修路,结果?腾冲的回答从来就一个字:不!这不是谈生意,这是民族尊严的底线。 日本人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始,就隔三岔五打这几具遗骸的主意。最早是派所谓“遗族”来献花,后来又搞经济诱惑。1990年代,三菱集团提出投资10亿在腾冲建汽车生产线,条件是让他们移走“倭冢”尸骨并拆除跪像。 这事儿搁现在看挺魔幻的,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居然把商业合作和战犯遗骸绑定,明摆着是试探中国的底线。 他们这些年换着花样来试探,今天说投资建医院,明天说要搞旅游合作,每次都把移走遗骸当附加条件。2018年那次,甚至找了个“民间友好团体”来谈,说愿意出资修缮滇缅公路,但要求在“倭冢”旁边立块“中日友好纪念碑”。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21世纪了,为啥不能bygonesbebygones?看看日本的操作就明白了:靖国神社还在供奉战犯,教科书还在淡化侵略历史,政客年年参拜不说,连核污水都敢往太平洋里排。 这种情况下,腾冲的坚持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日本到底有没有真心反省。当年中国政府宽大为怀,在1956年免诉释放了1017名日本战犯,连末代皇帝溥仪都改造好了,可日本某些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再说回这笔“3.5亿换遗骸”的买卖,腾冲人心里有本账:2023年腾冲旅游收入200多亿,靠的就是抗战文化和火山地热资源。要是真让日本人拆了跪像,游客还会来吗? 这事儿关涉民族气节。就像当年滇缅公路上,20万民工用血肉之躯修通“抗战生命线”,现在要是为了几个钱就把历史的警示牌拆了,怎么对得起那些在松山战役中用炸药包炸碉堡的先烈? 腾冲县政府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地方。这些年他们引进过华为的5G项目,和缅甸合作建跨境电商产业园,但所有合作都有一条铁律:涉及历史问题,一分钱都不赚。 日本人想用钱买走的,其实是中国人民对正义的坚持。只要靖国神社还在,只要日本政府还不道歉,腾冲的回答就永远只有一个字:不! 这事儿还有个挺讽刺的细节,:藏重康美的老家山口县,每年都有学生来腾冲参加“和平交流”,但他们参观国殇墓园时,当地导游从来不会刻意讲解跪像的故事。为啥? 因为历史不需要刻意强调,当那些日本学生看到自己同胞的跪像和满山的中国烈士墓形成鲜明对比时,沉默就是最好的教育。
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
【8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