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新加坡外交官马凯硕曾警告中国:中国最大的战略失误,不是南海争端,不是科技竞争,而是冷落了美国商界,如今6年过去了,真相真的如此吗? 2019年马凯硕说这话时,192家美国企业参展;到了2023年,美国农业部干脆第一次设了专属展馆,带着差不多200家企业来摆摊,2024年光伊利诺伊州的恒通资源一家就签了6亿美元的合同。 泰森食品更实在,从第四届进博会现场煎牛排试吃,到第六届首发“空气炸锅专用系列”,把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摸得透透的,还紧跟着在中国建了智慧工厂。瓦里安医疗通过进博会和中国医院合作搞AI治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些哪像是被冷落的样子? 美国企业用实际行动投票的劲头,其实更能说明事儿,华南美国商会2025年出的报告里就写着,76%接受调查的企业都计划在华继续投资,里头还有6%的企业,打算直接投超2.5亿美元进来。 特斯拉更是把上海当成了“第二故乡”,不光建了超级工厂,2025年还要搞第三期扩建,再加个年产40GWh的储能工厂,打算把中国制造的储能产品卖到全世界去。 其实马凯硕没搞明白,这几年中美经贸的磕磕绊绊,压根不是中国把美国企业往外推。恰恰相反,中国这扇门越开越大,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一减再减,都是明证。 他们心里门儿清,中国14亿人的大市场,健康、养老、消费升级这些需求摆在这儿,谁傻到真把这么大块蛋糕拱手让人?星巴克在三四线城市开得越来越密,苹果供应链虽然喊着调整,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反倒增加了,这些都不是“被冷落”该有的样子。 他当年的判断漏算了最关键的一点:美国商界和美国政府根本不是一回事。华盛顿政客把中国当对手处处设卡,但美国企业可不傻,他们用真金白银的投资证明,中国市场不仅不能丢,还得攥得更紧。 现在看来,美国企业用订单和工厂投票的结果已经很清楚:所谓“冷落”不过是纸上谈兵,真金白银的合作从来没断过。
新加坡印度裔专家马凯硕直言:“亚洲国家在西方围堵中国时的沉默,这不是中立,这是在
【18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