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来年打虎!进补前先煮一杯化痰饮,除尽孩子体内痰湿,流感、鼻炎、腺样体肥大才能少发作 "秋冬进补,来年打虎"这句老话深入人心。所以刚开始入秋,很多家长就已经摩拳擦掌,想着怎么给孩子大补一番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孩子体内有痰湿,盲目进补等于"闭门留寇",不仅补不进去,反而会加重积滞,让痰湿更盛,导致秋冬季节鼻炎、咳嗽、腺样体肥大等问题反复发作! 这就好比一间潮湿发霉的房子,我们不先除湿祛霉,就直接往里面搬昂贵的家具,结果只能是家具和房子一起坏掉。因此,进补的第一步,一定是"先清后补",为孩子扫清进补的道路。 一、如何判断孩子体内有"痰湿"?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表现,说明体内有痰湿,需要先"清"再"补": 舌苔厚腻:舌头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苔或黄苔,看不清舌质。 大便黏腻:大便不成形,黏马桶,冲不干净。 痰多喉鸣:嗓子里总是呼噜呼噜有痰声,尤其是早晨起床后。 食欲不振:胃口差,肚子胀,或者能吃但不长肉。 鼻塞流涕:反复鼻塞,流白黏或黄稠鼻涕。 二、进补前必喝:"二陈化痰饮" 在正式进补前,建议先用这个经典的"化痰饮",给孩子喝2-3天,清理一下体内的"痰湿垃圾"。 ✅配方:陈皮5克、茯苓8克、鸡内金3克、生姜2片。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约4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15分钟;滤出汤汁,晾至温热即可饮用,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 ✅方解:这个小方,是在中医名方"二陈汤"基础上化裁而来,非常温和。陈皮和茯苓,一个负责理气化痰,一个负责利水渗湿;鸡内金帮助清理肠胃积滞;生姜防止整个方子过于寒凉。全方共同起到"化痰湿、消积滞、健脾胃"的作用,为后续的进补扫清障碍。 三、"清"完之后,如何"进补"? 清理2-3天后,当孩子舌苔变薄、胃口打开时,就可以开始进补了。但此时进补,不是给孩子补营养,核心是健脾。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推荐食疗:健脾四神汤 食材:山药、莲子、芡实、茯苓各10克,猪肚或瘦肉适量。 做法:猪肉过水去腥,其他材料提前浸泡1个小时,所有食材一道放入砂锅,加水慢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这是健脾祛湿、平补的经典方,性质非常平和,能从根本上强健脾胃功能。脾胃吸收好了,给孩子吃进去的好东西,才能真正转化成营养被孩子吸收利用,而不是成为“拖累”。 真实案例:先清后补,再也不用跑医院 7岁的男孩乐乐,每年秋冬都是医院的"常客",不是鼻炎就是支气管炎。他舌苔始终厚腻,睡觉打呼噜。去年秋天找到我的时候,孩子刚因为感染乙流住了7天院。 出院后,虽然不少了,但是一直咳嗽,流鼻涕,晚上孩子一躺下,就哭闹说自己喘不上来气,应该是鼻炎犯了。 详细了解完孩子的情况后,我发现孩子这次秋季发病,其实跟家长的“过度投喂”有关。因为乐乐体质差爱生病,为了帮他提升免疫力,刚入秋,乐乐妈妈就开始变着法子给孩子“滋补”。 谁知道好心竟然办了坏事,肉生痰,让孩子体内痰湿更多,反而给流感“钻了空子”。 我给孩子调理,前期以化痰消积为主,等积滞痰湿消得差不多后,再健脾补肺,增强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提升孩子的免疫能力,最后才是给乐乐开增重助高的膏滋。 按我这个思路调理后,乐乐从去年至今,也只是偶尔有几次小感冒了,都是吃两三天药就好的,鼻炎也一直没再犯过。
秋冬进补,来年打虎!进补前先煮一杯化痰饮,除尽孩子体内痰湿,流感、鼻炎、腺样体肥
灵松谈育儿
2025-09-05 08:40: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