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毛主席、周总理快马加鞭赶到陕北解救刘志丹。毛主席深情地说:“你受苦了,你和陕北同志受委屈了”。刘志丹激动地说:“感谢党中央对我们的信任。”奉劝受冤枉的同志:“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识大体顾大局,服从中央领导,听从中央指挥。” 刘志丹出生在1903年的陕西保安县,那地方现在叫志丹县,他家里是普通农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小就看到乡亲们受苦,穷人被地主压着喘不过气。他上学的时候,1921年进了榆林中学,当学生会主席,带头闹过事,跟当地军阀对着干。1924年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成共产党员,那时候他才二十出头,就开始干革命的事。 他在学校受老师影响,读了些马克思主义的书,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救中国。他毕业后去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军事,回来后在冯玉祥的国民军里做政治工作,1928年领着人搞渭华起义,虽然没成,但积累了经验。后来他转战陕甘边区,从1931年开始拉队伍,组建陕甘游击队,慢慢发展成红二十六军。他跟谢子长他们合作,在南梁一带建根据地,地方不大,但坚持下来了。 那些年,国民党围剿好几次,他用游击战术,围点打援,力量弱的时候就避开硬拼,慢慢扩大地盘。到1934年,根据地覆盖了十几个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分土地,帮农民过日子。他当西北军委主席,管军队和地方,队伍从几百人长到几千,武器也从土枪换成缴来的步枪。这块根据地成了西北的红色地盘,后来红军长征过来就落脚这儿,提供了粮食和人手。 1935年上半年,陕北根据地内部出了问题,搞肃反扩大化,刘志丹和高岗他们被当成右倾,抓起来关在瓦窑堡。红二十五军过来后,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当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但没多久就被捕。那时候国民党在外头围剿,内部乱成一锅粥,好多干部被关押,有的还被杀了。 10月19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带着中央红军到了吴起镇,长征结束了。他们一到就问刘志丹的情况,知道他被抓了,马上派人调查。王首道他们去瓦窑堡,查了案子,认定是错的。11月初,中央开会,通过决定,停止肃反,释放刘志丹他们。第一批放了十八人,后来大部分人都出来了。 毛泽东他们纠正了错误,整合了陕北和陕甘的队伍,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当副主任,管后方。红军统一指挥,陕北根据地稳住了,成了抗日的前沿。这事保住了西北的革命力量,避免了更大损失。刘志丹出来后,继续干活,当红二十八军军长,准备东征。 1936年3月,刘志丹带红二十八军东征,渡过黄河,进山西,目的是打通抗日通道,扩大影响。部队在晋西北转战,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打仗,他去前沿看情况,被敌军机枪打中胸部,当场牺牲,那年33岁。遗体运回陕北,埋在瓦窑堡,县城改名志丹县。 他走后,陕北根据地继续发展,成了大本营。他的贡献主要在创建西北红军和根据地,为中央落脚提供了条件。妻子同桂荣,1905年生在吴起县,早年帮他送信,放哨,1934年敌军围剿时,她带家人躲山里,差点被抓,跳崖逃了命。她是少数女红军之一,后来在边区干妇女工作,活到1999年,94岁去世。
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像建成后,有人曾给长沙市长写信:“毛主席40多岁下巴才有痣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