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

非常盘点中 2025-09-03 18:20:11

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 故事得从 2015 年说起,那会儿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正缺钱,看着破旧的达尔文港天天亏损,就像抱着个烫手山芋。他们干脆全球招标,谁愿意接手这个港口的 99 年经营权,一次性给笔钱就行。 当时全世界 39 家企业竞标,最后中国山东岚桥集团以 5.06 亿澳元的价格拿下了这个项目。说起来这价格可不低,相当于港口前两年利润的 25 倍还多,北领地政府当时笑得合不拢嘴,总算把这个财政包袱甩出去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 "烂摊子" 在中企手里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岚桥集团接手后可不是光等着收租,实打实投了 2 亿多澳元升级设施,扩建泊位、完善配套,把这个小港口改造成了能停靠大型货轮的现代化枢纽。 十年下来,达尔文港的货运量增长了近 90%,不仅能运矿产、天然气,还成了澳大利亚农牧产品出口亚洲的重要门户。当地商户都说,以前港口冷清得很,现在船来船往,连带着餐馆、加油站都生意兴隆了。 可就在港口刚见起色的时候,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却坐不住了。2020 年他们通过了《对外关系法》,这下联邦政府就能否决地方政府签的协议了。 2023 年审查还说没问题,转过年来就变卦,到 2025 年大选时,工党和自由党居然罕见地达成一致,都喊着要把港口收回来。阿尔巴尼斯总理甚至放话:"这港口本就不该被卖掉",明摆着要反悔。 要说这背后没政治操弄谁信啊?当年北领地政府急着用钱的时候,怎么没人提国家安全?岚桥集团接手时,可是通过了澳大利亚国防部、外资审查等多层关卡,所有程序都合规合法。 现在眼看着港口赚钱了,就拿 "国家安全" 说事儿,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北领地政府心里肯定憋屈,毕竟这港口每年给当地带来不少收入和就业,可胳膊拧不过大腿,联邦政府一句话就把协议当废纸。 更有意思的是背后美国的影子,达尔文港位置特殊,靠近南海,是美军在亚太的重要军事节点。美澳签了《军力态势协议》后,美军在这儿建了不少军事设施。 现在澳大利亚突然炒作 "安全风险",转头就有美国私募基金跳出来说要收购。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可要说真有啥安全问题,过去十年港口运营得明明白白,连澳大利亚自己的审查都没发现任何实际风险。 岚桥集团当然不能就这么认栽,他们在香港开新闻发布会,拿出当年的合同说这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按照协议,他们不仅一次性付清了租金,还承诺 20 年里再投 2 亿澳元扩建港口。 现在港口刚有起色,澳大利亚就要单方面毁约,这让以后谁还敢来澳洲投资?中国驻澳大使说得在理:"亏损时租出去,盈利了就收回,这在道义上是欠妥的"。 其实澳大利亚心里也犯嘀咕,真要强制征收,就得面临国际仲裁。中澳自贸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都有规定,不能随便征收外资企业的资产。 到时候赔偿金额恐怕不是个小数目,搞不好比当年卖港口的钱还多。更麻烦的是,这事儿传出去,以后外资谁敢来澳大利亚?毕竟谁也不想今天投钱建项目,明天就被政府强收走。 北领地的老百姓更是着急。达尔文港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型项目,多少人靠着港口吃饭。现在联邦政府一句话,不仅可能砸了大家的饭碗,还可能让北领地失去重要的经济支柱。有当地华人就说,这根本就是 "旧有的偏执" 在作祟,把好好的商业项目政治化。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一面照妖镜,把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尴尬处境照得清清楚楚。想跟着美国围堵中国,又舍不得中国市场;想讨好美国军工复合体,又怕得罪最大的贸易伙伴。结果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拿中企的合法权益开刀。 可生意场上讲究的是诚信为本,澳大利亚要是真敢撕毁合同,短期可能讨好了美国,长期来看却是自断臂膀。 毕竟中国企业在全球投资的港口不止达尔文港一个,而澳大利亚能拿得出手的优质资产却不多。这波操作下来,恐怕以后再想找中国企业合作,人家就得掂量掂量了:今天能收港口,明天会不会收矿山? 最后说句实在话,澳大利亚与其在港口问题上折腾,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跟中国做生意。毕竟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那么多铁矿石、天然气,真把关系搞僵了,谁损失更大还不一定呢。 这强收港口的戏码,说到底不过是政治操弄的闹剧,真要演下去,恐怕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阅读:5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