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那帮“老蓝男”还在为谁是“抗战功臣”而哭哭啼啼。很多人还真以为国民党是抗日战

古今知夏 2025-09-03 10:39:24

台湾那帮“老蓝男”还在为谁是“抗战功臣”而哭哭啼啼。很多人还真以为国民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错了!今天我们必须把历史的底裤给彻底扒下来:真相是,当年的国民党中央军腐败无能,真正打硬仗的,是川军、桂系这些地方军阀! 可谁不知道,这戏演得再真,也盖不住历史的实锤! 先说说他们吹上天的 “国民党中央军”。当年顶着 “正统” 名号,背地里却烂得透顶。士兵们在前线饿肚子,军官们在后方囤金条 — 有档案记着,某中央军部队里,连长把一半军饷换成了银元藏起来,士兵们只能喝掺沙子的稀粥;武器更是分得离谱,嫡系部队拿着进口步枪、迫击炮,非嫡系的部队呢? 手里的 “汉阳造” 打三发就卡壳,有的士兵连子弹都凑不齐,只能扛着大刀上战场。更荒唐的是 “抗敌”?1938 年花园口决堤,中央军为了挡日军,连招呼都不打就炸开黄河大堤,数十万老百姓家被淹,到处是逃荒的灾民,这哪是 “抗敌”,分明是拿百姓命当垫脚石! 真正敢跟日军拼命的,恰恰是被中央军排挤的川军、桂系这些地方部队! 就说淞沪会战,日军带着坦克、飞机扑过来,最先顶上去的是川军。当时川军从四川徒步走了几千里,士兵踩着草鞋,单衣破了洞,有的还生着病,可没人退一步。 第 20 军守顿悟寺阵地那几天,日军的炮弹把阵地炸得全是坑,川军将士抱着手榴弹往日军坦克底下钻,有的战士被炮弹炸飞,爬起来还接着打。 战后清点,一个连 120 多人,最后只剩 17 个能站着的,阵地却没丢一寸 — 这才是真刀真枪的硬仗! 桂系也没怂过。1938 年台儿庄战役,日军坂垣师团带着两倍兵力、精良装备打过来,桂系第 31 军硬是在临沂挡住了。战士们跟日军玩巷战,逐屋抢、逐墙拼,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石头砸。有个桂军班长,抱着日军士兵一起滚下城墙,最后两人都没起来。 可同一时间,有的中央军部队就在附近,却磨磨蹭蹭不敢往前冲 — 要是没有桂系死扛,台儿庄能不能赢还真不好说! 还有滇军,为了打通滇缅公路,十万滇军将士往缅甸赶。公路上全是悬崖峭壁,日军飞机天天炸,滇军士兵一边躲轰炸,一边修路、打仗,不少人掉进山沟里就没再出来。最后硬是把公路打通,让国外的援华物资能运进来 — 这些事,“老蓝男” 怎么从来不提? 更讽刺的是,他们嘴里 “跟抗战没关系” 的台湾,当年也有不少人偷偷跑到大陆打鬼子。有档案记着,台北青年林祖密,瞒着家人偷渡到福建,后来加入桂系部队,在台儿庄战役里中了日军的流弹,临死前还喊着 “把鬼子赶出去”。 还有不少台湾学生,跑到四川、云南,跟着川军、滇军一起训练,最后也倒在了抗日前线 ——这难道不是台湾和大陆血脉相连的铁证? “老蓝男” 为啥非要把 “功臣” 帽子扣给中央军?说白了就是两层私心:一是想靠这个撑住国民党在台湾的脸面,让年轻人以为 “国民党最能打”,好巩固自己的地位; 二是故意跟地方部队的功绩撇清关系,甚至悄悄抹掉台湾同胞抗战的事,就是为了配合 “去中国化” 的歪风,把台湾从历史里摘出去。 可他们忘了,当年外国人的日记、报道全是实锤。美国武官史迪威在日记里写:“中央军军官忙着捞钱,士兵瘦得像麻杆,这样的军队打不赢仗”; 英国记者贝特兰去前线采访,专门写了川军:“这些穿草鞋的士兵,是中国抗战的脊梁”。这些话,难道还不够打 “老蓝男” 的脸。 现在 “老蓝男” 还在哭哭啼啼争头衔,可历史早把答案写得明明白白:抗战胜利,不是哪一支 “正统部队” 的功劳,是川军、桂系、滇军这些地方部队拼出来的,是台湾同胞跟大陆同胞一起扛出来的,是全中国老百姓拧成一股绳打出来的! 那些 “老蓝男” 要是真尊重历史,就别再演了。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