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国外传出一条好消息,外媒这下彻底酸了!9月1日,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发布了一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阿里通义占比高达17.7%,市场份额占比妥妥的第一,是最多国内企业选择的大模型。 (信息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中国企业调用大模型日均超10万亿Tokens,阿里通义份额第一) 阿里通义力压群雄,登顶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这不是简单的排名更迭,而是一场颠覆性的商业逻辑胜利。 当全球巨头还在争抢“最强”模型时,阿里却靠着“无私”的开源策略,悄然编织出一张覆盖14万衍生模型的巨大生态网。并且在各种硬核技术评测里,通义也拿奖拿到手软。 阿里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的核心就是“开源飞轮”。它把技术、市场和钱巧妙地转了起来,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闭环。 阿里的开源不是在做慈善,更像是在打造一个能自我加速的技术引擎。它逻辑很简单:我放出够顶的基座模型,吸引全世界的开发者来一起玩,社区的智慧反过来又把模型本身推向一个新高度。 这个飞轮的劲儿有多大?看看社区的反应就知道了。全球开发者用千问搞出了超过14万个衍生模型,直接把Llama甩在了身后,成了全球衍生生态最猛的开源模型。 当然这股创造力不是凭空来的,全靠通义自身能打。通义Qwen3在全球权威评测中登顶,更狠的是,它在特定赛道上的表现堪称现象级。法国工程师盛赞Qwen2,称它简直是处理多模态任务的“最佳选择”。 顶尖性能吸引海量共创,社区创新又反哺核心技术,这个正向循环就是通义技术飞轮的秘密。 通义能在中国企业市场拔得头筹,同样离不开它这套开源打法。现在的企业搞AI,思路变了。大家开始为自己具体的业务场景找那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阿里的开源蓝图,正好踩在了这个点上。 它直接甩出了一套“全尺寸”、“全模态”的开源矩阵,给市场的选择丰富到了一个新境界。企业几乎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自由组合出最适合自己的AI方案。 这个策略的效果立竿见影,通义靠着精准的产品定位,硬是切下了最大的那块蛋糕。而且,超过七成的企业都倾向于用公有云来部署AI,这和阿里云的“AI+云”战略简直是天作之合。 说到底,通义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双赢,最终是对阿里长期豪赌科技战略的最好回报。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阿里三年砸下3800亿的决心。 现在,这个巨大的投入正在变成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财报里,阿里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还顺手把阿里云的收入增速推到了26%这个三年来的新高点。 市场份额第一、模型调用量激增,这些不再是冷冰冰的指标,而是直接驱动财务报表的强力引擎,AI已经成了阿里一个绝对的核心增长点。 从宣布巨额投资,到开源模型的技术封神,再到被企业市场广泛拥抱,最后变成财报上的漂亮数字,阿里通义画出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它证明了在这场AI持久战里,开放和共创,不仅能打出技术优势,更能换来无可争议的市场地位。
[太阳]国外传出一条好消息,外媒这下彻底酸了!9月1日,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发
韫晓生
2025-09-02 16:39:09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