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女子去酒店开会,把车扔在超充站充电,会议结束支付账单时发现费用为

烟雨评社 2025-09-02 16:32:38

2024年上海,女子去酒店开会,把车扔在超充站充电,会议结束支付账单时发现费用为546.85元,包含充电费108.45元,超时94分钟占用费438.4元。女子以车企没有显著通知费用,也没有有效通知挪车为由,要求退还超时占用费。双方协商未果后,女子起诉至法院,法院经过一审二审,最终这样判决。 现在越来越多人都开电车,当然也有很多地方配备的有充电桩,可在享受完服务后,账单一出来,真能让人吓一跳。顾女士就碰上了这么一件糟心事,为了给自己的电动车充电,最后竟然付了546.85元。 这事儿发生在2024年10月13号的晚上。当时顾女士急着参加公司会议,眼看车快没电了,就在酒店停车场找了个超充站。她想着开会嘛,时间不会太长,充完电就挪走。 谁能想到,会议因为领导讲话和讨论环节一拖再拖。等她终于脱身回到车位时,彻底傻眼了。手机账单显示,充电费其实只有108.45元,但另外却多出来一笔高达438.4元的天价“超时占用费”! 这笔钱比充电费贵了三倍不止,都快赶上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电费了。顾女士是又震惊又生气,感觉自己被狠狠地“宰”了一刀。她认为这收费标准太离谱了,必须退款。 顾女士的第一个理由是,车企根本没尽到提醒的责任。她觉得,既然系统知道我的车充电结束还占着位置,为什么不打个电话或者发个醒目的消息通知她挪车。 再说了,这么高的收费标准,特别是那种越超时越贵的阶梯式计价,前51分钟收163.2元,后面43分钟竟然要275.2元,这么重要的信息,怎么就没在显眼的地方标出来?她觉得自己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权知道这些真实情况。 她说,开会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哪有功夫一直盯着手机APP看,这个理由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然而,车企客服的回应却很强硬:收费完全按照公司规定,没任何问题,退款是不可能的。协商不成,顾女士一气之下把车企告上了法庭。 一审法院的判决让顾女士很失望,法院认为收费合理,驳回了她的全部诉求。她不服,继续上诉,没想到,二审法庭上,车企拿出的证据让整个事情发生了反转。证据是顾女士自己的历史缴费记录。 记录清清楚楚地显示,顾女士压根不是第一次超时占位了。她之前就有好几次超时并支付费用的经历,甚至还有一次,车企还给她免除过一笔超时费。 这下子,顾女士“不知情”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法院认定,她对这个收费规则是完全了解和熟悉的。用法律的话说,她使用充电服务就和车企形成了合同关系,超时不挪车就是违约,按规定支付“违约金”是天经地义的。 法院还指出,车企其实已经通过官网、手机应用和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告知和提示,并没有强制通知用户挪车的法定义务。最终,二审法院认为顾女士存在明显过错,超时费也不算过高,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场耗时许久的纠纷,也算是给所有新能源车主提了个醒。享受自动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时,千万别忘了仔细看看服务条款,特别是那些关于额外费用的部分。毕竟,责任和规则,才是智能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石。 当然,服务商们或许也可以思考一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能不能把提示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减少这类不愉快的发生。毕竟,好的用户体验才是留住客户的长久之道。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封面新闻

0 阅读:551

评论列表

兵哥

兵哥

4
2025-09-02 17:21

这种存在明显过错,故意占用法院诉讼资源,处十倍罚款

踏雪寻云

踏雪寻云

2
2025-09-02 18:58

明知故犯,还提起诉讼。法院要另外罚她一笔浪费公共资源的罚款。

志在四方

志在四方

2
2025-09-02 18:54

支持收取超时占用费

haha

haha

2
2025-09-02 17:55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Arsen

Arsen

1
2025-09-02 18:14

诉讼费用还是太便宜了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