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最快女护士”张水华夺得哈尔滨马拉松国内组冠军后,竟然哽咽投诉领导:

烟雨评社 2025-09-02 16:32:35

万万没想到,“最快女护士”张水华夺得哈尔滨马拉松国内组冠军后,竟然哽咽投诉领导:“我站在这里就很难,希望领导能多支持我周末调休!我向领导提出周末调休,领导却说跑马是我个人的事情,让我自己跟同事协商,他们同意就去跑,不同意就不去跑! 一位福建三甲医院的护士,在生理期还努力去跑马拉松,最后用2小时35分的成绩跑完了哈尔滨马拉松,刷新个人纪录,拿下了国内女子冠军。 比赛过程中,生理期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现场观众甚至看到鲜血顺着她的大腿流下,但张水华始终未停下奔跑的脚步,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坚持完赛。这份突破生理限制的坚韧,让她的夺冠更具感染力,也再度印证了她 “顶尖业余跑者” 的实力,这也成为哈马的名场面。 这本该是一个热血沸腾、激励人心的故事,可没想到,赛后采访的一段哭诉,直接把她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件事真正引爆争议的,其实不是她想调休去比赛这个诉求,而是她选错了说话的地方。 赛后的冠军采访,聚光灯打着,镜头对着,所有人都想听听胜利的喜悦和背后的汗水。结果,这成了她的“职场申诉台”。她捂着嘴哭,对着全国观众喊话医院领导,希望能通融一下排班,支持她周末参赛。 这一招,瞬间让公众的感觉变了味。本来是个人荣耀的高光时刻,却被她变成了对单位的公开施压。很多网友觉得这简直是“道德绑架”,刚拿了冠军就“恃宠而骄”,把本该私下沟通的内部问题,摆到了台面上,让领导和同事们情何以堪。 再往深里看,医院的排班表,从不是为某一个人量身定做的。护士这个职业,强度大、排班紧,周末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领导让她“自己找同事协调换班”,这在很多职场人看来,并非不近人情,恰恰是维护集体公平的标准操作。 问题的关键是,她的比赛频率太高了。半年十几场,这已经不是偶尔一次的“通融”能解决的了。同事帮你一次是情分,但总不能次次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成全你的梦想吧。 毕竟,别人也要陪家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她的高频次参赛,已经让这种人情债,变成了对整个排班体系的持续性挑战。 更让事情变得复杂的是,她的跑步,似乎已经不纯粹是“业余爱好”了。从她的社交平台能看到,她有品牌赞助,参赛也能获得奖金。当一个爱好开始产生商业价值,变成了能赚钱的“副业”时,它在道义上的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让同事无偿牺牲休息时间,去帮助你完成一个纯粹的个人梦想,和去支持你一个能赚钱的副业,这是两码事。后者,更像是在要求别人为你的商业活动买单。 人不能既要又要,要么好好的跑步,要么好好的在医院上班,毕竟没有谁天生就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去成就别人的梦想,一次两次可以,可这已经很频繁了。 所以,网友们才会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建议她干脆辞职,转为全职运动员。她想一边享受着体制内工作的稳定,一边赚着体制外比赛的钱,却把这个选择带来的成本,转嫁给了单位和同事,世界上可没有全都要的美事。 说到底,张水华的困境,是当下很多“斜杠青年”的缩影。追求个人梦想绝对值得鼓励,但实现梦想的路,不能建立在牺牲集体利益和绑架他人善意的基础上。 把自己的梦想,建立在别人的麻烦之上,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非礼”,这个世界很公平,它会奖励每一个默默努力的人,但不会惯着任何一个撒泼打滚的“巨婴”,你的委屈,如果只是源于别人没有为你破例,那这种委屈,一文不值。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新闻夜班

0 阅读:13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5

用户10xxx75

3
2025-09-02 17:01

既然这么热爱,为啥不辞职呢

whmlzj

whmlzj

2
2025-09-02 17:22

抵制361,赞助垃圾人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