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成了笑话!”上海,一男子因与父亲有矛盾,离家出走30年,期间从未联系过父亲,父亲年迈多病全靠亲戚照顾。30年后,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了233200元遗产。就在亲戚们商议如何分配这笔遗产时,消失了30年的男子突然出现,要求以遗产唯一继承人的身份,继承父亲全部遗产。儿子与亲戚因为遗产闹上法院,法院判了! 俗话说:"养儿防老",这是多少中国父母的心声。可谁曾想,有些人不仅不尽孝道,反而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与至亲反目,一边是失联三十年、凭着独生子身份就想拿走一切的李某;另一边,是法律上本没有继承资格,却默默照顾了哥哥晚年的亲叔叔李先生。 李某凭借着血缘关系应该是最有可能继承财产的,毕竟他是法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他硬是凭一己之力,亲手把这份资格给作废了。 事情得从1992年说起,李某因为一点琐事跟父亲大吵一架,最后李某摔门而出。这一走,就是整整三十年,音讯全无,对父母的死活不闻不问。直到父亲病危,法院好不容易联系上他,希望他能回来见最后一面,得到的却是他冷冰冰的拒绝,连个电话都没有。 更绝的是,2023年1月1日,李大爷在睡梦中离世。这个儿子依旧没露面,连后事都懒得管,就连亲戚给这个儿子打电话,想要让他回来参加葬礼,可他根本不回来,反而对着电话那头的亲戚破口大骂。 可葬礼一结束,他倒是动作飞快,立刻就把父亲账户里233200元存款取了个精光,面对事实,李某还在法庭上辩解说,父亲身体好、经济独立,根本用不着他照顾,自己最多算联系少,谈不上遗弃。这话听着,真让人心寒。 儿子联系不上,李大爷孤零零的一个人,让人看着也心疼,还好,李大爷有个最小的弟弟李先生在身边陪着照顾着。 李先生看着哥哥晚年孤苦伶仃,身体又不好,心脏病、关节炎缠身,基本没了自理能力,李先生心里不是滋味,主动扛起了照顾的重担。每天送早晚餐、打扫卫生、提醒吃药、陪着聊聊天,这些都是日常。哥哥住院,他忙前忙后办手续,守在病床前陪护。 哥哥走后,也是他一个人操持了所有后事。这些付出,周围的邻居、居委会都看在眼里,医院的病历更是铁证。这些证据清清楚楚地证明,是叔叔李先生,在漫长的岁月里尽了主要的扶养义务。 更让人动容的是,李大爷另外三位兄弟姐妹,不仅都出庭作证,还签了声明,自愿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全力支持弟弟。这不仅是法律上的支持,更是家庭伦理的最终认同。 最终,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的天平给出了裁决。这不仅仅是一次财产分割,更是对权利与义务的一次校准。法院认定,李某三十多年里既无经济供养也无精神慰藉,行为已构成遗弃。 依据《民法典》里“遗弃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的规定,一审判决李某将全部存款归还给李先生。李某不服上诉,二审的结果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此,不少网友都竖起大拇指:“判得好!” 还有的网友建议,希望那些不抚养孩子的,也要按照该标准来。 这个判决,等于向全社会宣告了一个常识:法律保护的是真正承担家庭责任的人,而不是那个空有血缘关系的“权利人”。这笔钱最终交到了该交的人手里,法律的公正,照进了复杂的人性深处。 这个案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只看到遗产的诱惑,而忽视了自己对父母的责任。父母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我们理应在他们年老时给予关心和照顾。只有尽到了赡养义务,才能在道德和法律上有资格继承父母的遗产。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广州日报——2025-08-26《男子30多年不联系父母、不处理后事 继承遗产时出现了》
笑话:爸爸问四岁的儿子:“你长大了找谁当媳妇儿啊?”,四岁的儿子睁着大眼睛想了想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