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的手下吕巽把弟弟吕安的妻子灌醉后玷污,事后,还诬告弟弟不孝,将其送进了大牢。名士嵇康到官府为吕安申冤也被逮捕,不久后,司马昭竟然下令将吕安和嵇康处斩。 吕巽与吕安是沛国谯郡吕氏家族的子弟,他们的父亲吕昭曾在曹魏担任过镇北将军,吕氏家族在当时算得上是名门望族。 作为兄长的吕巽,早年在仕途上还算顺利,他凭借家族背景和自身的一些才能,得到了司马昭的赏识,成为司马昭手下的长史。 那时的司马昭,正忙着逐步架空曹魏皇室的权力,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对于身边的官员,他采取的是既重用又防备的态度。吕巽十分清楚司马昭的野心,也明白只有依附这位手握重权的大臣,才能保住自己现有的地位,因此在为官过程中,他始终小心翼翼,竭尽全力迎合司马昭的心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安是一位性情洒脱的人,对官场中的应酬交际毫无兴趣,更喜欢和嵇康等文人雅士一起探讨诗词、议论哲理。 这种巨大的性格差异,使得兄弟二人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 倘若只是性格上存在差异,兄弟二人还能维持表面的和睦。但吕巽内心深处隐藏的贪婪与卑劣本性,最终还是让这份本就脆弱的亲情彻底破裂。他被弟媳的美貌吸引,在欲望的不断驱使下,精心策划了一场为人不齿的阴谋。 弟媳很快察觉到不对劲,想要推辞饮酒,却抵挡不住吕巽的再三劝酒,最终被灌得酩酊大醉,失去了自主意识。 宴会结束后,吕巽见弟媳已经失去意识,便实施了玷污行为。弟媳醒来后,又羞又怒,当即向丈夫吕安哭诉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吕安得知此事后,气得浑身发抖,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一直敬重的兄长,竟然会做出如此之事。 司马昭听到吕巽的诬告后,便下令将吕安逮捕入狱。 吕安被关进监狱的消息传到嵇康耳中时,嵇康再也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嵇康与吕安相识多年,十分了解吕安的为人,吕安虽然性格洒脱不羁,但在对待母亲方面却极为孝顺,平日里对母亲关怀备至,绝对不可能做出 “不孝” 之事。 嵇康前往官府为吕安申诉冤情,在公堂上,他据理力争,详细陈述了自己所了解的吕安的品行,有力地反驳了吕巽的诬告。 然而,嵇康的辩解毫无作用。负责审理这起案件的官员,早已提前得到司马昭的暗示,对嵇康的话根本不予理会。 而且,司马昭本身就对嵇康心存不满。嵇康是曹魏皇室的女婿(他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始终反对司马氏专权。 嵇康曾多次拒绝司马昭的征召,甚至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开表明自己不愿为司马氏效力的坚定决心。 这种 “不合作” 的态度,让司马昭早已将嵇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想找机会除掉他。 嵇康和吕安被逮捕入狱的消息传出后,整个天下为之震动。数百人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求司马昭释放嵇康和吕安。 但司马昭早已下定决心除掉这两人,因此,无论外界抗议声多强烈,他都坚决拒绝赦免嵇康和吕安。 不久后,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和吕安押往洛阳东市执行斩首之刑。行刑当天,洛阳城几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向刑场,都想亲眼见见嵇康这位著名名士的最后一面。 几百名太学生跪在刑场前,恳请司马昭赦免嵇康,但这被司马昭无情拒绝。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嵇康却异常平静。他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发现距离行刑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便对监斩官说:“我的琴还在监狱里,能否让人把琴取来,让我弹奏一曲?” 监斩官被嵇康临危不惧的气度打动,便派人去监狱取来了琴。 嵇康接过琴,在刑场上盘膝而坐。他仔细调整好琴弦,随后手指轻轻拨动,一首悲壮激昂的《广陵散》在刑场上空回荡。 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般悠扬婉转,时而如金戈铁马般激昂澎湃,时而又带着如泣如诉的哀怨,在场百姓无不为之动容,许多人忍不住捂着脸默默流泪。 一曲奏完,嵇康轻轻放下琴,长叹一声:“《广陵散》从今往后,就要永远失传了!” 这句话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也道出了嵇康心中无尽的遗憾与不甘。紧接着,刽子手的刀落下,一代名士就此陨落。 吕安在一旁亲眼目睹了嵇康的离世,内心悲痛到了极点。他十分清楚,是自己连累了好友,可此时却无力回天。嵇康被处决后,吕安也从容赴死。
司马昭的手下吕巽把弟弟吕安的妻子灌醉后玷污,事后,还诬告弟弟不孝,将其送进了大牢
帝王八卦
2025-09-02 04:28: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