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说,他高中时回家要生活费时,他嫂子张秀菊,翻箱倒柜,兜里就几毛钱,嫂子一拍

小怪兽说热点 2025-09-01 17:56:15

王传福说,他高中时回家要生活费时,他嫂子张秀菊,翻箱倒柜,兜里就几毛钱,嫂子一拍大腿,做出了一个令小叔子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 2022年的比亚迪,无疑站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顶端:超越特斯拉成为销冠,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站在聚光灯下的王传福,在谈及成功时总不忘提起嫂子:“如果没有嫂子当年的坚持,我可能早就辍学打工了,更不会有今天的比亚迪。” 这句感慨的背后,藏着他年少时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1979年,13岁的王传福遭遇家庭变故:父亲因癌症去世,花光家中积蓄; 两年后母亲也因劳累过度离开,五个姐姐辍学嫁人,小妹被寄养,只剩哥哥王传方撑起这个家。那时的他,沉默寡言,唯一的慰藉就是读书,而嫂子张菊秀的到来,让这个破碎的家有了温度。 张菊秀嫁入王家时,面对的是家徒四壁的困境,可她从未抱怨。冬天看到王传福穿着露脚趾的旧鞋,她悄悄拿出自己攒了很久的私房钱,给他买了一双新棉鞋; 知道他放学后没饭吃,总会提前留好热粥热菜。这些细碎的关怀,让王传福重新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也让他更加坚定“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可这份决心,在他考入重点高中后,遭遇了现实的重击,回家要生活费时,他看着嫂子翻遍所有箱子,最后只找出几毛钱,那一刻,他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哥嫂要养孩子,我不能再给他们添负担。” 正是这时,张菊秀“一拍大腿”做出了改变王传福一生的决定:卖掉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对金耳环。那是她出嫁时母亲给的念想,平时舍不得戴,却在小叔子的学业面前,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 不仅如此,她还让丈夫王传方多打一份工,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去厂里加班,硬是凑齐了学费。她拉着王传福的手说:“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再难我们也能扛过去。”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支持,王传福走进了高中校园,也在心里埋下了“一定要出人头地,报答哥嫂”的种子。 这份种子,在王传福后来的人生里不断生根发芽。考入中南工业大学后,他一边努力学习拿奖学金,一边省吃俭用,把省下的生活费交给嫂子保管。 他知道哥嫂日子还不宽裕,想帮他们减轻负担,可张菊秀总会悄悄把钱存起来,说“你在外读书需要钱,我们够用”。 1987年,王传福考上公费研究生,师从李国勋教授,后进入中科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很快在电池领域崭露头角,被破格提拔为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 此时的他,已从寒门学子成长为技术骨干,而哥嫂也在城里做小生意,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可王传福的“冒险”,才刚刚开始。1995年,他看到环保电池的商机,决定辞去稳定工作自主创业,当时国外企业垄断市场,没人看好这个“年轻人”的决定。 张菊秀虽然担心“创业风险大”,却没有反对,反而四处向亲友借钱:“传福是个有主意的人,他想做的事,肯定能成。”最终,王传福凑齐250万元启动资金,在深圳创立比亚迪,主营电池业务。 2003年,他又做出更惊人的决定:进军汽车制造业,彼时比亚迪已是全球第二大电池企业,这一转型让股价大跌,业内质疑声一片,可张菊秀依旧支持:“你想做就去闯,家里永远是你的退路。” 后来的故事,早已被人熟知:比亚迪F3上市即成为销量冠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突破,2022年登顶全球销冠,巴菲特投资18亿元入股。 成功后的王传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报哥嫂,在深圳买了两栋相邻的别墅,一栋自己住,一栋送给哥嫂;他常对身边人说:“知识能改变命运,但亲情能决定人生的方向。 如果没有嫂子当年卖掉金耳环供我读书,没有家人在我创业、转型时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比亚迪的成功,世人看到的是王传福的远见与魄力,却少有人知道,这份魄力的背后,是嫂子张菊秀用嫁妆、用辛劳、用信任筑起的支撑。 从高中时的几毛钱生活费危机,到创业时的250万元启动资金,再到转型汽车行业的质疑声,王传福的每一步抉择,都离不开嫂子的守护。 主要信源:(重庆商报——击鼓传福)

0 阅读:77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