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网的卫冕之旅中经历了一场那样令人心碎的失利以后,能在美网绽放,其实真的是很为克拉吉科娃开心的。而且现在看到越来越多人叫她芭芭拉而不是“垃奶”也觉得很欣慰。她赛后采访也是一贯的朴实真诚而动人。她在我心里是巴蒂退役以后WTA最有“佛”感的人,虽然也没有云淡风轻不争不抢,也挑明了“我想要更多关注度”,但就是会让你觉得她们的网球哲学都是心如止水般的平静。
但其实我觉得也没必要因为法拉盛是芭芭拉的客场,再加上和奥斯塔彭科的事情,就要妖魔化汤森德这个人。首先奥斯塔彭科遭到的网暴并不来自于汤森德本人的霸凌,其次从竞技实力和过往成就来看,汤森德作为一位主攻双打的球员,还是在生育过的情况下,她在大满贯冠军面前绝对是一个下位者、挑战者。她能一度如此接近胜利,本身也算是一种胜利了。
大家可能不了解的是,美国网球因为体系太成熟、本土球员太多,USTA(美国网协)反而不会像其他国家网协一样给球员们提供切实到人的经济和资源支持(所以在BJK等团体赛事中USTA对于球员是否参加也没有像其他球队一样的强管控能力),商业合作也会往头部集中,所以对于低排名本土球员来说,享受到的所谓“资本特权”,其实顶多也就是一年一度能反馈在一些美网现场的支持度上而已。
另外大家总说叠buff叠buff,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可能也是没有什么同理心的一个说法,因为大家口中的buff往往确实对应着人家结构性的问题和劣势,比如大家总说“一个母亲”是叠buff,可是生育带给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是明摆着的,有这些“buff”的人和伤愈归来的人一样值得额外的掌声。
其实平等地去看,无论是克拉吉科娃长期养伤的六脉神剑式网球,还是像当年的克拉吉科娃一样作为主攻双打的球员在单打赛场爆发的汤森德,她们可以都是勇士,不一定要有一个去角色充当“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