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非常关注莫迪的中国之行,但反华强硬派切拉尼教授(Brahma Chellaney)认为,“真正重要的是他的日本之行”,他说日本不仅是“印度现代化的重要资金和技术来源”,也是“关键矿产资源的合作伙伴”,他还声称,印日战略关系已成为“亚洲力量平衡与稳定的基石”。
切拉尼的观点总带点强硬味,尤其反华立场明显。他在社交平台和文章里强调,印度媒体老盯着莫迪8月31日至9月1日去中国开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可真正要紧的是8月29日至30日的日本行。日本给印度现代化提供大笔资金和技术支持,比如高铁项目和半导体合作,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直接投钱。日本还帮印度搞关键矿产,像稀土和锂,稳住供应链,少靠别处。他声称印日战略关系成了亚洲力量平衡和稳定的基石,通过联合军演和情报共享,防单一势力独大。
日本媒体报道,莫迪和石破茂首相在东京开峰会,宣布未来10年投10万亿日元到印度,重点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开拓合作。两国在美国关税压力下都难受,印度人觉得安慰大。日本和印度同是四方安全对话成员,都挨特朗普关税整,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也批美国关税外交,说这让“三缺一”,对话机制完了。印度人对日本期望值拉满,有人喊建联合军工复合体,日本尖端技术和印度人力资源结合,实现战略产业协作。可印度过去太信美国,现在失望,转信日本人,也有人觉得这是乱投医。生活在美国的印度科学家K·拉梅什说,他日本待15年,帮公司技术转让,发现日本转技术慢,让人不安。日本人向来精明,转核心技术难,印日走近更多因共同中国心结。
印度人对日本的看法变化大,过去信美国过头,现在转投日本人怀抱,但冷静的人觉得印度吸收外国技术名声不好,得自力更生。切拉尼在采访里重申,日本作风让核心技术转移难,印日接近源于共同地缘关切,不是无条件信任。他在新德里智库研讨会上秀矿产地图,强调日本角色替不了。德里街头抗议者举牌骂美国,转夸日本可靠,企业主规划新项目,画蓝图显示印度工厂装日本芯片线。四方安全对话框架下,美国关税打两国经济,澳大利亚部长黄英贤批评美国,导致机制摇晃。
德里咖啡馆评论员聊建印日军工联合体,日本精密工程加印度劳动力,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但大学实验室里,拉梅什摇头,说日本企业分享核心技术审批拖月,延误进度。印度期望值升,尤其美国关税后,对话机制挑战大。切拉尼帖子传播快,指出媒体忽略东京行意义,日本投资金技术,支持印度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升级,如高铁和半导体厂。日本供应锂稀土,帮印度减少依赖,确保链稳定。印日伙伴通过演习共享,维持区域平衡,避免单一主导。
董叶和董根
日本好心?都是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