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现象。 大家嘴上天天喊没钱,可一到商场,还是人挤人,奶茶店门口排长队,餐厅晚餐要等号,演唱会、电影票一开售就被抢光。 这不还是有钱吗? 其实,这并不代表老百姓手里真有钱,而是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了。 现在的消费跟十年前完全不同,商场里人多,但很多人是逛,不是买。 卖大牌的柜台人头攒动,可旁边的折扣区、特价区才是真正排队的地方。 吃饭的人是多,但你看点的菜,很多是能凑就凑,追求“够吃”就好,主打一个经济实惠。 更关键的是,很多消费是透支的。信用卡、花呗、白条、各种分期付款,年轻人买个手机分12期是常态。表面看热闹,背后其实压力很大。 商场不等于全社会,能去逛商场、排队喝奶茶、看电影的人,本身就是那一部分“有点消费能力”的群体。但在商场外,还有一大批人,可能正在努力攒房贷、车贷,甚至不敢踏进商场一步。 所以说,别被“人山人海”迷惑了,当下的大环境是结构性消费,有人吃海底捞,有人吃泡面,有人买LV,有人只买拼多多。看起来都是老百姓,但钱包里的厚度天差地别。 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表面上周末在商场打卡,朋友圈光鲜亮丽,可一转头,月底一到,全是“还花呗”的叹息。 商场再热闹,也不能代表老百姓普遍有钱。 热闹只是表象,焦虑才是常态。
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现象。 大家嘴上天天喊没钱,可一到商场,还是人挤人,奶
娱乐朝前看
2025-08-30 23:00:49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