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票赞成1票反对?联合国安理会表态,导弹从天而降,以色列被炸 当地时间周二晚间,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结果打破了不少人的预期。 15个理事国中,美国成为唯一投下反对票的国家,这一选择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外交轨迹里格外醒目——要知道这位总统上任后始终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甚至有声音预测他会疏远联合国多边机制,此次却坚定地单独站在以色列一边。 投票结束还未满六小时,以色列南部地区便传来震耳的爆炸声,据权威媒体报道,袭击并非来自加沙地带,而是也门的胡塞武装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枚导弹成功突破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虽未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却是近三个月来首次有导弹直接击中以色列城镇。 胡塞武装随后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明确表示此次袭击是对“以色列持续侵略行为的正当回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袭击发生在安理会达成共识后、相关措施尚未正式落地的空窗期,这种对时间节点的精准把控,让人不禁联想到2018年叙利亚化武事件后西方空袭的类似操作,凸显出中东冲突中独特的战术逻辑。 这种双重表态,恰好延续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中东政策特点:口头层面坚定支持以色列,实际行动却比第一任期时更为审慎。 与美国的鲜明态度不同,以色列政府的反应显得格外克制,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布的声明中,除了常规谴责袭击行为外,仅强调以色列“依法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自卫的权利”,完全未提及将启动大规模报复行动。 这种低调与2023年以色列对加沙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时的强硬姿态形成强烈反差,分析认为这或许与战时内阁内部的分歧,以及国际社会不断升温的压力有关。 这一表态与中国长期以来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暴力循环的原则高度一致,也呼应了国际社会对和平的共同诉求。
10连爆!以色列安排在胡塞武装内部的间谍,终于发挥作用了!胡塞最高首脑在开会讲
【26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