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新疆一女子腿上肿了个大包,整日疼痛难忍,她花光3000多块,医生建议

史面的楚歌 2025-08-30 10:24:37

1984年,新疆一女子腿上肿了个大包,整日疼痛难忍,她花光3000多块,医生建议:截肢。谁料,两年后,在河南偶遇一位医生,15天后竟全好了。 信源:新华网2025-03-06 《秀我中国|“老中医”宋兆普的履职故事》 1984年新疆有个30岁的姑娘叫吉力力,正被一条腿折腾得寝食难安。 她的右腿不知咋的,突然肿起个大包,硬邦邦的像塞了个发面馒头,走起路来直打颤。 那时候她家里穷,丈夫在工地打工,俩娃还小,她咬着牙把攒了三年的三千多块钱全掏出来,跑了县里、市里的医院,可大夫看了都直摇头:"这包不像是普通肿疮,怕是骨头里头有问题,得截肢保命。" "截肢?"吉力力当场就懵了。她才30岁,想想往后拖着条腿怎么种地、怎么抱娃,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她抓着大夫的袖子直央求:"大夫,有没有别的法子?吃药行不行?针灸行不行?"大夫叹着气:"不是不想留,这病拖久了,毒素顺着血脉往上走,怕是要出大事。" 吉力力不信邪。她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坐了三天三夜绿皮火车去外地找"神医",可药吃了两大筐,膏药贴了一沓又一沓,腿上的包反而更硬更疼了。 钱花光了,大夫摇着头说:"要不...还是听最初的吧?" 她蹲在医院走廊哭了一场,孩子们的书包还挂在床头,丈夫打电话时声音里全是担心。她抹把泪对自己说:"我不截肢!我就不信没法治!" 从那以后,吉力力成了"求医专业户"。她拖着伤腿坐汽车、赶马车、搭顺路货车,去过甘肃的草药摊,闯过陕西的老医馆,甚至在甘肃某个小县城的破庙里,跟着个云游郎中喝了半个月苦药汤。 可不管走到哪儿,大夫看了都直摇头:"你这病少见,我们这儿治不了。" 转眼到了1986年,吉力力坐绿皮火车去河南,邻座是个热心的大姐,看她总揉腿,便说:"姑娘,你去洛阳看看吧,那儿有个宋大夫,专治疑难腿病,好多外省人都去找他。" 吉力力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她打听着找到宋大夫的诊所,那是个藏在胡同里的老院子,青砖墙上爬着绿藤,门口挂着块褪了色的木牌,写着"悬壶济世"。 宋大夫那时候刚42岁,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见她进来,先让座倒茶,又轻轻掀开她的裤腿查看。 摸了摸肿包,又搭了搭脉,说:"别急,这不是绝症,是毒气淤在筋络里了。喝十五天药,外敷药泥,保准能消。" 吉力力半信半疑。她之前跑过那么多医院,大夫要么摇头,要么让她截肢,哪有这么轻松的? 她摸着兜里剩下的几块钱,小心翼翼地问:"宋医生,我这腿真能治好吗?之前跑了好些地方,都说得截肢......"宋兆普抬头看了她一眼,说:"我治过类似的,问题不大。药都用的实在药材,不贵。" 吉力力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她想起这两年遭的罪,咬着牙说:"我配合,您说咋治就咋治。" 治疗头几天,吉力力觉得效果不明显。针灸时腿上扎满了针,外敷的药泥热乎乎的,可那包还是硬邦邦的。她有些泄气,可宋大夫每次都摸摸她的腿,说:"别急,毒气得慢慢往外排。" 到了第七天,吉力力扶着墙挪步时,突然发现腿上的包软了些。她不敢信,又摸了摸——真的软了!她偷偷躲在厕所里哭,擦干眼泪又接着喝药。 第十二天,她对着镜子脱裤子,惊喜地发现包缩小了一圈,摸起来不像石头那么硬了。第十五天,宋大夫拔下最后一根银针,笑着说:"好了,明天不用来了。" 吉力力伸出手,轻轻摸了摸腿上的包——平了!皮肤白白的,和好腿一个样。她"扑通"一声跪在宋大夫面前,哭着说:"您是我的再生父母!要不是您,我这腿就没了!"宋大夫赶紧扶她起来:"快别这样,能治好是咱的福分。" 从那以后,吉力力的腿再没犯过。她能下地干活,能抱孙子,逢年过节就带着家人去洛阳,给宋大夫送自己种的核桃、晒的红枣。 现在说起宋大夫,吉力力总说:"那是个大好人。"宋兆普1964年出生在中医世家,16岁就跟父亲学医,40多年来,诊所从来不收穷苦人的挂号费、诊疗费。他常说:"大夫的本分就是救人。" 2017年,他被评上"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又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些年找宋大夫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有像吉力力这样被大病折磨的,有穷得交不起药费的,他都一样用心治。 有人劝他把诊所搬到大城市,挣大钱,他说:"我在村里待惯了,这儿的人需要我。" 吉力力常想,这世上最金贵的不是钱,是大夫那双手。就像她腿上的包,被宋大夫的银针和药泥一点点揉散了;就像她心里的绝望,被宋大夫的笑容一点点焐化了。 人呐,只要心存善念,总能遇上好人。

0 阅读:6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