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时,他们都很年轻,教员34岁,罗荣桓25岁,卢德铭22岁,余洒度29岁。 余洒度有点死板僵化,他跑路倒不是贪生怕死,是觉得和教员意见不一致,要去上海告状。 之后,进了军统,当了国军少将。 卢德铭展现了师团级别的指挥能力,而且适应教员的军事思想,即使后期大兵团指挥不行,也是元帅资质,大将保底了。 确实,卢德铭可惜了。 罗荣桓是政工干部,他是秋收起义的幸存者之一,后来成为了开国元帅,你说他是不是非同小可? 概率论有一个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就是在现实生活里,随机事件往往不是真的随机。 比如,秋收起义队伍存活率是5%,并不是100个人随机有5个人活下来,而是活下来5个最强的。 至少是综合素质前10%或者20%,素质普通或者比较差的人,必死无疑。
秋收起义时,他们都很年轻,教员34岁,罗荣桓25岁,卢德铭22岁,余洒度29岁。
雨莲看历史
2025-08-30 09:21:4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