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黄士伟在路上埋60枚地雷阻击日军,准备预测日军会停下的地方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要不就把地雷埋在路边。[凝视] 1942年5月,浙江兰溪的三岔路口传来一声巨响,日军第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连人带马被炸上天空,这位“侵华急先锋”当场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整个日军陆军史上第一个在战场阵亡的现任师团长,而炸死他的,是一个年仅21岁的中国工兵营长巧妙布下的地雷阵。 黄士伟当时是国民党军第21军第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的代理营长,这个重庆荣昌的年轻人,16岁就投笔从戎,在江西清江陆军工兵学校学过爆破、架桥等军事技能。 5月27日夜,上级下达阻滞日军的任务。按常规,工兵应该在大路中央埋雷,但黄士伟没有这样做。 他仔细观察地形后发现,兰溪城北的三岔路口旁有个小土丘,视野开阔,是观察地形的绝佳位置。 “日军高级军官喜欢登高察看地形指挥调度。”黄士伟凭借以往作战经验,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 他安排部下在主干道象征性埋设少量地雷作掩护,自己带主力悄悄爬上土丘,战士们连夜挖坑,小心埋下威力巨大的四号甲型地雷。 最关键的是触发设置,黄士伟特意调整地雷的引爆压力从5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以上,普通步兵踩上去不会爆炸,只有骑兵或车辆经过才能触发。 5月28日上午,酒井直次果然率部出现在三岔路口,这位刚调任的师团长急于立功,想要亲自观察前方地形。 部队停下后,酒井直次如黄士伟预料的那样,带着几名参谋骑马走向小土丘。就在马蹄踏上坡顶的瞬间,地雷爆炸了。 浓烟腾起,酒井直次当场被炸成重伤,虽然日军紧急抢救,但他因伤势过重很快死亡,成为日本陆军史上首个在华阵亡的师团长。 消息传回日本,军界震动,为了不影响士气,日军严密封锁消息,直到4个月后才公开承认这一事实。 黄士伟当时隐蔽在500米外,亲眼目睹了爆炸,但他并不知道炸死的是谁,直到40多年后看到史料,才得知自己当年的战果。 这次成功不仅仅是运气,更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对敌人行为模式的精准判断,黄士伟没有机械执行常规战术,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酒井直次这个所谓的“侵华急先锋”,曾多次率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极力推行“三光”政策,血债累累。他的死讯对日军士气打击极大。 战后,黄士伟一直低调生活,很少提及这场重要战斗,直到晚年,他才在接受采访时详细回忆了这次作战经历。 抗日战争期间,像黄士伟这样的年轻军官还有很多,他们凭借智慧和勇气,在敌强我弱的艰难环境下,创造了一个个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一个小土丘,几十枚巧妙布设的地雷,改变了一场战斗的走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场上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时至今日,兰溪市政府已在当年的战场建起了抗战纪念碑,那里草木葳蕤,成为人们缅怀抗战英雄的场所。 你听过哪些抗战时期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英雄故事?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知道的抗战传奇吧! 信源: 原文登载于浙江在线·新闻 2017年5月28日 关于“揭秘:75年前兰溪城郊地雷炸响……”的报道
1942年,黄士伟在路上埋60枚地雷阻击日军,准备预测日军会停下的地方时,他突然
青山绿水情难离
2025-08-29 20:04: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