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基辅遭空袭,已致22人死亡!美国批准售乌8.25亿美元空投弹药及装备!古特雷斯发声,意大利重申...... 爆炸声撕裂了基辅的夜空,浓烟与火焰吞噬着城市的平静。乌克兰官方通报,这场空袭已造成至少22人丧生,数十人受伤,死亡数字可能继续上升。欧盟驻基辅代表处大楼也没能幸免,墙体碎裂,玻璃四溅。空袭过后,基辅市长克利奇科宣布8月29日为全市哀悼日,所有市政建筑降半旗,悼念逝去的生命。 克里姆林宫方面的回应迅速而冷峻。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这次打击针对的是“乌方军用和与军用相关的设施”,并称行动“顺利实施,目标已被摧毁”。他同时表示,俄罗斯仍希望推动和平进程,只是方式显得如此撕裂——炮火与和谈并列于同一份声明之中。 可死亡的并不是士兵。 破碎的公寓、冒着烟的轨道列车、被震碎的使馆外墙——这些就是所谓的“军事设施”吗?一位美国官员说得更直接:“打击目标?不是士兵和武器,而是基辅的居民区。” 就在空袭发生的同一时段,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公布了一项重大军售决定:批准向乌克兰出售总价8.25亿美元的空射导弹及装备,包括3350枚ERAM导弹和抗干扰导航系统。这种导弹射程可达450公里,能对俄军后方指挥点、弹药库甚至海上目标发起精确打击。 表面是“出售”而非“赠送”,美国对乌军援策略似乎发生转变。特朗普政府声称,此举是为避免“腐败”,实则通过北约盟友“间接输血”,既甩掉舆论包袱,又保住军火订单。但每一枚导弹都需要五角大楼的个案审批,华盛顿牢牢握着遥控器。 战争不再只是乌克兰的土地上的炮火,它成了大国博弈的棋盘。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烈谴责空袭,誓言将加快对俄新一轮制裁,并研究动用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俄央行资产。可欧洲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意大利政府重申,不会参加任何部署在乌克兰的多国部队,只愿在冲突结束后于境外提供训练。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警告,“俄罗斯有130万士兵,我们派多少人才够?一旦一名士兵死亡,我们是反应还是不反应?” 她质疑法国总统马克龙派兵提议,并推动以北约第五条款为蓝本的安全保障,但排除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再次呼吁“全面、立即、无条件停火”。他在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强调,这是实现可持续和平的第一步。可这类声明在轰鸣的导弹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这场冲突早已超越两国交战,它扯开了国际政治的道德假面。 一边是联合国呼吁停火,一边是武器不断流向战场;一边是欧洲领导人争执是否派兵,一边是基辅的平民在瓦砾中寻找亲人。战争如何真有赢家?或许只有军火商和地缘操盘手,在别人的废墟上点数自己的利益。 我们写下的不是新闻,是撕裂的家庭、崩塌的生活、未曾绽放就凋零的生命。国际社会一边默哀,一边递刀,和平的路到底被谁的铁蹄阻断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俄罗斯国防部宣布!2025年8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他们
【10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