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韩国媒体报道,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临近之际,一段用AI技术编辑、嘲讽二战时期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传播,引发日本官方抗议。 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一段AI生成的视频在中文网络炸开。这段视频把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年轻时照片给玩坏了,不仅让他模仿狗吠、四肢着地爬行,还配上了“麦克阿瑟将军训练狗”这种火药味十足的标题,更直接点出他是“未在东京审判受审的侵华主犯”。不光这个,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着中国军人“牵日本国旗狗”、“踩踏旭日旗”的AI图片和视频,一下子把民族情绪点燃了。 日本政府可不干了,立马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抗议,认为这些内容“伤害国民感情”、“破坏双边关系”。但中方网友并没怂,反而翻出历史旧账——裕仁天皇在二战中的真实角色、东京审判的缺席、日本至今未彻底反省战争责任……这些都成了反击的论据。有人直接怼:“比起AI视频,你们教科书里美化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才更该被抗议吧?” 这不是第一次民间用技术手段表达历史不满了。之前就有网友用AI“复原”过抗战影像、生成过虚拟抗战纪念馆,但这次直接拿天皇“开刀”,还玩得这么具讽刺性,确实罕见。也从侧面说明,AI技术正变成普通人表达立场、参与历史叙事的新工具,门槛低、传播快、冲击力还强。 技术普及让每个人都成了“内容导演”,但谁来把关“历史真实性”?这类AI创作虽然情绪拉满,但也模糊了事实和讽刺的边界。不少人觉得,用戏谑方式回应历史伤痛,是一种“以牙还牙”的情绪宣泄——尤其面对至今仍暧昧的日本官方态度。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种表达反而可能被国际舆论曲解成“民族主义煽动”,不利于理性对话。 回看历史,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确实是东亚关系的一根刺。作为当时日本最高统治者,他却躲过了东京审判,战后还成了“象征天皇”,这口气很多亚洲民众一直没咽下去。如今AI翻旧账,与其说是突发创意,不如说是积压记忆的技术化释放——大家不是不知道真相,而是不满真相从未被充分审判。 中国官方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强调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对民间自发活动保持了一定默许空间。毕竟抗战记忆是全民共识,只要不越法律红线,公众的情感表达很难也不宜硬性压制。不过官媒倒没直接转发这些内容,说明国家层面还是希望控制节奏,别让民间情绪影响外交大局。 日本那边也挺矛盾。一边抗议,一边自己也没清理干净历史遗留问题——靖国神社照常拜、右翼教科书照样审、战后责任始终含含糊糊。这种态度,遇上中韩等受害国民众,能不炸锅吗?AI视频只不过是个引信,真正爆的是至今未解的历史心结。 国际舆论场也没闲着。西方媒体大多持“观望吃瓜”态度,既批评AI滥用可能引发伦理危机,也承认日本战争责任确实是历史烂账。不过没人希望东亚真的吵崩——毕竟中日是全球第二、三大经济体,他俩闹僵了,产业链、区域安全、全球经济都得抖三抖。 说到底,技术只是放大器,关键还是历史本身没翻篇。如果日本能在战争反省上更彻底、更真诚,如果东亚能建立真正共认的历史认知框架,这类AI讽刺或许会失去土壤。但现实是,旧伤未愈,新媒介又来撒盐——这才成了死循环。
日本政府天塌了日本政府怎么也不会想到,中国网友在抗战胜利80周年前夕制作的
【71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