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爱国教授郑强说过:“中国六大荣誉拿一个就不简单,就算把死了的人算上全中国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8-29 05:15:26

泪目了!爱国教授郑强说过:“中国六大荣誉拿一个就不简单,就算把死了的人算上全中国就一个人集齐,我们知道中国首富,却不知道这位伟大的共和国功勋,这是我们的可悲啊!”这个人是谁?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几年前,郑强教授站在全国三千多位中小学校长面前,抛出一个问题:“有个人把国家六大最高荣誉全拿遍了,你们说他是谁?”全场鸦雀无声,整整三分钟没人答得上来。 台下的校长们面面相觑,有人试着猜钱学森,有人提朱光亚,就是没人说出那个名字。 郑强当场痛心疾首:“校史馆墙上挂的都是捐钱老板的照片,真正的民族脊梁却被遗忘了,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那位让三千校长集体沉默的老人,叫程开甲。 1947年,英国爱丁堡的电车上,一个中国青年攥紧了拳头。几个白人斜眼瞥着他,嘴里蹦出“黄油面孔”的蔑称,这个青年就是程开甲。 他放弃江南富商家庭的优渥生活,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玻恩钻研物理,却因肤色受尽屈辱。更刺痛他的是,祖国正深陷战火,列强的军舰还在长江横行。 当1949年解放军炮击英国“紫石英号”的消息传来,他彻夜难眠:“中国终于能挺直腰杆了!” 他立刻烧掉所有在英国的研究手稿,把行李塞满物理书籍,毅然登上回国的轮船。那年他31岁,国外年薪几十万的工作说扔就扔,心里就一个念头:“祖国需要我!” 1960年,一纸密令把程开甲调往罗布泊。妻子高耀珊只收到一句“去北京工作”,从此全家消失在熟人视野里。 茫茫戈壁中,他带着团队用算盘和手摇计算机,硬是算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起爆参数。 1964年原子弹试爆前夜,所有人主张用飞机空投,唯独程开甲力排众议:“必须用百米高塔起爆!我们输不起精度!” 蘑菇云腾起时,他流着泪冲进辐射区,在四十度高温的爆心坑道里爬行测量。 坑道最窄处仅80公分,塌方随时可能发生,邓稼先急得大喊:“老程你这是玩命!”他却攥着数据说:“不拿第一手资料,怎么造出真‘剑’?” 此后二十年,他像钉子一样扎在沙漠。主持三十多次核试验,首创地下核爆技术,设计出中国自己的核试验体系。 直到1999年“两弹一星”授勋典礼,这位“消失”四十年的“核司令”才第一次公开露面。面对荣誉,他只有一句话:“功劳是大家的,我只是代表。” 程开甲离世前集齐了共和国六项至高荣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改革先锋称号、人民科学家,还有早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 这些荣誉任意一项都足以载入史册,而他竟是唯一全揽六项的人!可当郑强问起时,三千教育工作者面面相觑。 反观2025年福布斯榜上,张一鸣以655亿美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名字瞬间传遍街头巷尾;万达王健林、农夫山泉钟睒睒的财富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更让人心酸的是,许多学校把捐资企业家的照片高挂在校史馆,却从未给程开甲留一席之地。 郑强愤然质问:“孩子天天追综艺明星,对守护国家的英雄却一无所知——这样的教育,能教出爱国的下一代吗?” 2018年,101的程开甲安详离世。他晚年常说:“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才能挺直腰杆。” 这句朴素的话,藏着百年沧桑:从被嘲“黄油脸”的少年,到让西方胆寒的“核司令”,他用一生证明“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的天壤之别。 今天,当我们在短视频里刷着明星八卦,在热搜上围观富豪榜更迭时,或许该停下来想想:是谁让这片土地不再任人宰割? 当新疆马兰基地的核试验场旧址风沙呼啸,那些刻着“程开甲”名字的仪器仍在无声诉说。真正的偶像,不该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信息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程开甲:共和国的“核司令”》 《人民日报》—《改革先锋程开甲: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环球网《重温郑强教授这段演讲》

0 阅读:185

猜你喜欢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