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陷入僵局!俄军战机可从其他地区寻找。 红军城的战局,已经不光是战术问题了

御疆聊军事 2025-08-29 03:52:10

红军城陷入僵局!俄军战机可从其他地区寻找。

红军城的战局,已经不光是战术问题了。从8月中旬开始,俄军在红军城方向接连发动渗透突击,看似打得风生水起,其实早就被乌军看穿了路数。

突击小队一进去就被反包围,俄军的炮火一时半会儿打不穿乌军的防线,进退不得就成了常态。说白了,这仗不是没打赢,而是赢得不够快,不够狠。

红军城不拿下,俄军就没法在顿巴斯北部打开第二突破口。乌军也明白这一点,无论如何都要顶住。

于是,亚速旅、空突旅、机械化旅轮番上阵,乌克兰高层甚至把中部战区的预备队硬生生抽调过来,哪怕苏梅方向因此失守,他们也认了。

因为一旦红军城失守,整个东部战线就会像骨牌一样塌掉。但问题来了,红军城打成这样,俄军还敢不敢继续孤注一掷?

现在的俄军显然不想再重复2022年的教训,那时候在红利曼吃了大亏,几万大军被迫撤退,成了整个战争以来最耻辱的一幕。

如今再战红利曼,俄军的算盘打得更精了,他们不再硬拼,反而选择绕后包抄、从森林切入、从河谷渗透,步步为营,把乌军逼到退无可退的边缘。

谢列布良斯克森林被俄军全线控制,是个信号,这片被称为“吃人森林”的区域曾经是乌军的天然屏障,现在已成俄军的突击跳板。

从这里出发,俄军可以直接威胁红利曼东南侧的补给线,也可以向北切割乌军在克雷明纳的防御纵深。

更重要的是,这一带地形复杂,乌军的重装备很难展开,而俄军的无人机和空天军恰恰擅长这种地形作战。

于是,俄军高层开始把目光转向空军,尤其是那些从未真正大规模使用过的远程打击力量。近期,一批苏-34战机被调往别尔哥罗德州以南的空军基地,这是个不寻常的动作。

这些战机具备挂载FAB系列滑翔炸弹的能力,尤其是最近升级的FAB-3000和FAB-5000,可以在40公里以外进行精确打击。

换句话说,俄军已经不打算再靠地面推进吃掉红军城,他们准备用空天火力压垮乌军的防御意志。

而在红利曼方向,俄军的打法更像是在“慢炖”。他们围点打援,用小规模冲突不断拖住乌军的主力,再通过空袭和远程火力摧毁其补给线和指挥节点。

8月26日,乌军在红利曼后方的通信站再次被摧毁,俄军的电子战部队开始尝试切断乌军的卫星通信,逼迫乌军进入“盲打”状态。

这种打法让乌军进退两难。他们不能轻易撤退,因为红利曼一丢,顿涅茨克北线就全线崩盘;但他们也无法彻底防守,因为俄军的火力压制实在太强。

更糟的是,乌军的补给线越来越长,而西方的援助越来越慢。CV-90的国产化还在纸面上,爱国者系统的交付最早也得到10月,那时候谁还撑得住?

乌军的高层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极为尴尬的选择。

如果继续死守红军城和红利曼,他们的精锐部队可能会被慢慢消耗殆尽;但如果撤退重整,那俄军很可能会趁机推进至第聂伯河东岸,彻底撕裂乌克兰的东西战略通道。

而一旦这个通道被切断,乌克兰在东部的战场将全面陷入孤立。所以俄军现在的策略很明确:不求一击必杀,但求多点突破、逐步蚕食。

红军城只是一枚钉子,真正的打击在后头。等到乌军资源被耗尽,战线被拉散,俄军才会一鼓作气把这枚钉子拔出来。而在那之前,他们会继续用“空中锤”把乌军砸得动弹不得。

而乌军这边,虽然依旧在战术上有亮点,比如小股快速反击和装甲伏击,但这些招数已经无法应对俄军的空天压制。

北约援助的无人机和侦察系统虽然先进,但面对俄军新一代电子干扰设备,效果也在不断打折。尤其是在红利曼森林一带,

俄军的“默卡”地面雷达系统和“天狼星”电子干扰器已经开始压制乌军的无人机活动,这让乌军在黑夜中作战的能力几乎完全丧失。

现在的问题是俄军接下来的主攻方向会不会变。如果红军城继续僵持,俄军可能会将重心转向红利曼南部或者康斯坦丁诺夫卡一线,用包抄的方式迫使乌军自乱阵脚。

而一旦乌军出现调防失误,红军城的防线就会像纸一样被撕开。这场战斗的胜负,或许不在于谁先打穿对方的防线,而在于谁先耗尽对方的耐心与资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御疆聊军事

御疆聊军事

御疆喜欢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