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上,中国让德国出了个大丑,德国终于为屡次反华付出了代价!   2025年8

物规硬核 2025-08-29 03:29:13

安理会上,中国让德国出了个大丑,德国终于为屡次反华付出了代价!   2025年8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的直播镜头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一句质问让德国代表团如坐针毡:“三年过去了,德国到底调查出了什么结果?还是说,你们查到的真相让自己都说不出口?”   更引人深思的是,就在三天前,德国外长还在东京公开指责中国,这次交锋,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对德国近期一系列不友好言论的回应。   2022年9月,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在波罗的海深处发生爆炸,鉴于管道结构坚固,分析普遍认为破坏系人为蓄意所致,尽管俄罗斯一度被怀疑,但其作为供气方,自毁经济命脉的可能性较低,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指控美国政府参与其中,但美方坚决否认,乌克兰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也被视为潜在嫌疑对象。 德国在这事上损失惨重,管道炸了,德国只能花高价从别处买天然气,多花了好几十亿欧元,作为最大受害方之一,德国牵头调查此案,但三年过去了,调查结果却一直没向国际社会交代清楚。   中国代表这次在安理会发问,恰恰抓住了这个点:你们德国总是对别人指手画脚,怎么自己的事就说不清楚了?   这也不是德国第一次跟中国过不去了,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在多个场合批评中国,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但另一方面,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各大企业在中国都有重要业务,这种“既要靠中国吃饭,又要对中国甩脸色”的态度,确实有点矛盾。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中国外交风格的变化,以前可能回应得比较含蓄,现在则是更加直接——用网友的话说,“走西方的路,让西方无路可走”,你们不是喜欢拿“问责”说事吗?那好,我们也来问问你们该答的题。   国际舞台上的这种事,很像吵架时你突然用对方的话反问回去,让对方一时语塞,中国这次就用了这招,而且选在联合国安理会这么高级别的场合,效果格外显著。   北溪管道爆炸的真相或许还要很久才能水落石出,但这次安理会上的交锋已经传递出明确信号:国际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西方国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顾指责别人,自己却可以逃避 仔细审查了。   说实话,看这段外交过招,感觉像是看一场高水平的辩论赛,中国代表这一问确实问到了点子上——你们调查了三年,总该有点进展吧?如果什么都没有查出来,是不是能力有问题?   德国最近的处境确实有点尴尬,一方面想跟着美国走,对中国表现强硬,另一方面又舍不得中国的市场和投资,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最终导致了自己在外交场合陷入被动。   北溪管道这件事更是个大笑话,这么严重的国际事件,三年都没个说法,确实说不过去,德国作为主要调查方,如果真的查不出结果,只能说明能力有限;如果查出了结果却不公布,那问题就更大了——是不是真相太惊人,一旦公布会引发更大的国际风波?   国际政治往往不看对错,而是比谁嗓门大,以前西方发达国家总爱当"教师爷",对别国指手画脚,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回击,这说明国际关系正在变得更平等,但这种互相指责的博弈持续下去,最后可能谁都讨不到便宜。 关键是要建立更公平透明的国际规则,让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参与,而不是搞双重标准,未来国际社会应该减少相互指责,多些务实合作,不然像北溪管道这种说不清的悬案只会越来越多。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