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运安卡拉,生产线随即熄火;土耳其用这些资料拼出KAAN,首秀就拿到印尼、沙特大单,却闭口不谈当初说好的股权。 JF-17 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枭龙”,是中巴联合研制的战机。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PAC)本来握着这条生产线,靠着给国内空军列装、给缅甸尼日利亚这些国家出口,军工板块的日子过得还算稳当,这条生产线就是他们手里实打实的 “饭碗”。 可前两年巴基斯坦像是下了狠心,把 JF-17 的核心技术一股脑打包。这里面可不是啥无关紧要的皮毛,全是能卡住脖子的硬货 —— 比如 KLJ-7A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设计参数、DSI 进气道的流体力学实验数据,连飞控系统的部分源代码都没落下。他们专门调了军用运输机,把这些资料原封不动空运到了土耳其安卡拉。 这边技术刚送出去没几个月,巴基斯坦自己的 JF-17 生产线就出了岔子。PAC 的工人后来跟当地防务媒体透了底,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线基本就没正常运转过。 原本满负荷开工的车间,现在只剩零星几个人轮岗看守,零部件库存早告了急,连给老客户做战机维护的配件都凑不齐,整条生产线算是彻底熄火了。 土耳其那边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拿到巴基斯坦的技术资料后,他们立刻拉上自家军工团队整合,还悄悄找了欧洲的技术团队补漏,没花多久就拼出了自家的五代机 KAAN。 去年 KAAN 首飞的时候,土耳其媒体把场面铺得极大,吹这是 “中东首款自主研发五代机”,把技术突破的调子拉得老高。 首秀刚结束,土耳其就迎来了好消息。印尼先跳出来,说要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增购 KAAN,把订单规模扩大了近一倍。 沙特更直接,不光敲定了采购合同,还宣布给土耳其的军工企业注资,两笔单子加起来,金额据说超过了 100 亿美元。土耳其拿着这些订单笑得合不拢嘴,可当初跟巴基斯坦说好的事儿,却绝口不提了。 当初巴基斯坦肯把核心技术交出去,可不是做慈善。双方早签了协议,巴基斯坦要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 KAAN 的研发和后续利润分成,股权比例定的是 15% 左右,还能优先拿到 KAAN 的出口授权。 可现在呢?土耳其连半个字都不提这茬儿。巴基斯坦国防部长上个月在议会答辩时被问到这事,只能含糊说 “部分合作项目未达预期”,希望土方 “遵守最初的协议精神”,那话里的委屈劲儿,明眼人都能听出来。 巴基斯坦这亏吃得真不小。不光生产线停了,JF-17 的后续改进也卡了壳。原本计划推进的 Block3 型号,因为核心技术给了别人,自己手里没了底牌,改进方案改了好几版都定不下来。 之前靠 JF-17 出口赚的钱,现在也断了来路,军工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全受了影响,不少配套工厂都快开不出工资了。这就像把自家吃饭的碗递出去,别人用你的碗盛了饭,还把你的锅给端走,自己只能干饿着。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土耳其的态度。他们每次介绍 KAAN,从来不说技术里有巴基斯坦的份。土耳其国防工业局局长甚至在公开场合说,KAAN 的 “每一项核心技术都源自土耳其本土研发”。 这话传到巴基斯坦,不少军工专家都气不打一处来 —— 明明用了人家的雷达技术和飞控数据,现在却翻脸不认账,这操作也太不地道了。 说到底,巴基斯坦这事儿就是个实打实的教训。军工技术不是普通商品,那是安身立命的 “饭碗”,核心的东西攥在手里都怕丢,哪能轻易打包送人? 当初想着靠技术换合作、换未来,结果碰到不兑现承诺的主儿,最后落得个生产线熄火、利益受损的下场。 而土耳其这边,虽然短期赚了订单,可这种 “拿了好处就忘本” 的做法,早晚得让其他想跟他们合作的国家警惕。毕竟国际关系里没谁是傻子,一次两次能蒙混过去,时间长了,谁还敢把自家饭碗轻易递过去?
“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
康安说历史
2025-08-29 00:18:44
0
阅读:843
杨晓林
活该
极光
骁龙技术属于中巴共有。巴与土也许有私下协议。暗地里土给巴利益,这样就不用给中国了。以后中巴军事合作不会再包含高端军事技术转让。
橙子
土耳其的流氓嘴脸在国际上已经暴露很多次了。
用户17xxx34
扯蛋
战争2013
巴基斯坦已经没有饭碗了,国家哪里有那么多的机会?
冷暖自知
活该饿死这些宗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