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的身份本身就充满矛盾点。 他曾任国防部人事总局局长,还执掌过负责国家机密的保密局 13 年,这种既管人事又握机密的职位,本该是普京最信任的 “自己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身处权力核心的中将,却被查出资产与收入严重不符 ——13 年间夫妻申报收入加起来不到 9000 万卢布,名下资产却超 5 亿卢布,差额全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灰色收入”。 更讽刺的是,他贪腐的手段并非多么隐蔽,只是利用职务之便帮企业拿军队合同、收受房产土地,这种 “低级贪腐” 能在核心岗位上藏这么久,本身就说明俄军内部监督体系早有漏洞。 而普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 “撕破脸”,背后藏着对俄罗斯当前处境的精准判断。 对外,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西方制裁层层加码,能源出口收入因国际油价波动大幅缩水,军费开支却节节攀升,国库早已捉襟见肘。 此时查处库兹涅佐夫这类手握资源的 “军中蛀虫”,既能追回 5 亿卢布的非法财产充实国库,更能向民众传递 “政府在为国家省钱、打击腐败” 的信号,缓解国内对战争开支的不满情绪,这是典型的 “以反腐稳民心” 策略。 对内,这更是一次国防部权力结构的 “大洗牌”。去年绍伊古从国防部长职位上调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意味着普京要彻底清理国防部的旧势力。 库兹涅佐夫能爬到高位,靠的是妻子的叔叔 —— 叶利钦时代的老政客、前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可卢日科夫早在 2010 年就被免职,2019 年去世,没了这层 “老关系” 靠山,库兹涅佐夫在新的权力格局里就是 “无根之木”。 普京拿他开刀,既能震慑那些还抱着 “旧靠山” 幻想的官员,又能为新上任的国防部领导层扫清障碍,让军队指挥体系更听自己的话,这步棋走得又稳又狠。 更关键的是,打破 “罪不及家人” 的惯例,是在重塑俄罗斯的反腐规则。 以前俄罗斯反腐总给人 “雷声大雨点小” 的感觉,官员就算被查,把财产转移到家人名下就能保住大半。 可这次库兹涅佐夫的妻女资产全被充公,等于告诉所有官员:别想靠家人 “洗白” 贪腐所得,只要碰了国家的钱,全家都得承担后果。 这种 “连坐式” 反腐虽然严苛,却能有效堵住贪腐分子的后路,也让民众看到普京整治腐败的决心,毕竟对普通百姓来说,最反感的就是贪官把脏钱留给家人享受,而自己却逍遥法外。 不过,这件事也暴露出俄罗斯治理的隐忧。一个掌管国家机密 13 年的中将,贪腐多年才被发现,说明军队内部的监督机制早就是 “摆设”。 如果只能靠最高层亲自出手才能查处腐败,而不是靠制度自动纠错,那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多 “库兹涅佐夫”。 而且,这种 “以权反腐” 的模式也存在风险 —— 一旦权力平衡被打破,很可能引发官员内部的恐慌和抵触,反而影响政府运转。 但从普京的角度看,当下这么做是 “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内外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通过查处库兹涅佐夫案,既能解决部分财政问题,又能整顿军队权力结构,还能赢取民心,可谓 “一举三得”。
俄罗斯已出现战败苗头!很多人还以为俄罗斯能跟西方耗到底,错了。当普京选择跟特朗普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