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希圣于1952至1962年期间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其在任期间的工作对

博文忆览说 2025-08-28 20:04:34

曾希圣于 1952 至 1962 年期间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其在任期间的工作对安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曾希圣重视调查研究,为了寻找夏季凉爽的办公地点,他于 1958 年选定了岳西县石关,指挥建成了南天别墅等苏式建筑群。1959 至 1961 年,他率安徽省委班子在此办公,这里后来发展成了国家体育训练基地。 其任内最为知名的,是对农业政策的探索创新。1961 年,面对严峻的饥荒状况,曾希圣为调动农民积极性,提出推行 “责任田” 试点,并派工作组到合肥市南新庄开展相关工作 。当年安徽粮食获得大增产,还支援了河南、山东、苏北等地约 5 亿多斤粮食 。他也曾上书毛泽东请求支持 “责任田” 政策,但之后因政策转向,“责任田” 制度被认定可能导致阶级分化而被叫停 。 此外,1961 年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被撤职后,曾希圣还曾短暂兼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一职。他与李井泉、吴芝圃等省级领导因在大跃进时期的突出表现,被民间称作 “五虎上将”。 曾希圣在工作中有着不少高层工作互动。1955 年 11 月,他曾陪同毛泽东视察蚌埠,向其汇报安徽工作,还同期参与杭州九省书记会议探讨农业合作化问题。1959 年庐山会议期间,其夫人余叔随行,曾与王光美、水静(杨尚奎夫人)等人合影。 其工作中也有一些与其他军政人物的交集。比如,许世友曾想开发霍邱城西湖作为农场,却遭到曾希圣拒绝,后者称 “地方支援军队也不能占好山水”,直到后任书记李葆华上任才得以同意。曾希圣还曾把古井贡酒赠予许世友,使原本偏爱茅台的许世友也爱上了古井贡酒,留下一段军政交往间的佳话。 曾希圣是湖南资兴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其兄长是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曾中生。他早期投身情报事业,创建中央军委二局并担任首任局长,为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在安徽主政的经历,同样体现着他面对复杂情况积极探索发展道路的担当与努力。 图:抗战时期的曾希圣。

0 阅读:31
博文忆览说

博文忆览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