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之前,俄罗斯高层不清楚俄乌双方实力吗?没预料过仗会打成这样吗?其实,不光是俄

墨香染时光 2025-08-28 18:27:11

开战之前,俄罗斯高层不清楚俄乌双方实力吗?没预料过仗会打成这样吗?其实,不光是俄罗斯高层低估了乌克兰的实力。战争一开始,大多数人都觉得俄罗斯能速通乌克兰。 其实不只是俄罗斯高层,整个国际社会都被过去的经验误导了。大家一提起俄罗斯军力,最先想到的还是冷战时期那个能和美国掰手腕的超级大国,就算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的核武库和庞大的常规武器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也没几个国家能比。 之前俄罗斯打格鲁吉亚、在叙利亚用兵,都是速战速决,没费太多劲,所以这次要对乌克兰动手,不少人下意识就觉得会是“闪电战”——俄军装甲部队一路推进,很快就能控制关键城市,乌克兰撑不了多久就得谈。 这种印象里,其实藏着对乌克兰这些年变化的忽视。很多人没注意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乌克兰就一直在调整军事体系,虽然刚开始装备落后、训练不足,但这八年里没闲着,西方也没少给支援,不光是武器,还有战术培训。 而且乌克兰这几年一直在搞“全民防御”的宣传,老百姓的抵抗意识早就不是十几年前能比的,真等战争打起来,不是光靠正规军,还有不少民间武装和志愿者加入,这股力量之前没被太多人算进去。 再说说俄罗斯这边,可能也有点被自己的“纸面实力”晃了眼。俄军的坦克、战机数量看着吓人,但不少装备还是苏联时期的老底子,这些年更新换代的速度没跟上,尤其是信息化装备,比如无人机、精准制导武器的普及度,其实不如西方预期的那么高。 开战初期,大家看到俄军坦克纵队往基辅方向推进,还以为很快就能拿下,结果后来发现,这些纵队居然会因为后勤跟不上断了补给,甚至出现坦克没油、士兵缺粮的情况——这哪儿像之前打闪电战的样子,明显是战前准备没做到位,可能真没料到乌克兰会抵抗得这么顽强,连后勤线路都能被小规模的乌军袭扰。 还有情报方面的问题,不管是俄罗斯自己的情报机构,还是国际上的分析机构,可能都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西方的反应速度。 之前不少人觉得,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援也就是口头谴责加些经济制裁,真到派兵或者给重型武器的时候会犹豫,结果没想到,美国和欧洲国家不仅很快就开始送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后来连主战坦克、远程火箭炮都给了,而且援助的速度和规模一直在加码。 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的抵抗力被不断加强,俄军原本的优势一点点被稀释,战争自然就拖了下来。 另外,现代战争的形态也变了,不再是单纯比谁的坦克多、炮弹多。乌克兰虽然整体军力不如俄罗斯,但很会用西方给的信息化装备,比如用无人机侦查俄军阵地、打击装甲目标,用便携式导弹对付俄军战机,这些“小而灵活”的战术,正好克制了俄军传统的大规模装甲推进模式。 俄军一开始可能没适应这种打法,还是按老思路部署兵力,结果吃了不少亏,等后来调整战术的时候,战争已经进入胶着状态,想速胜也没那么容易了。 说起来,这种“误判”其实也和信息差有关。平时大家看军事排名,都是看装备数量、军费规模这些硬指标,却容易忽略士气、后勤、战术适配性这些软因素。 乌克兰虽然硬指标不如俄罗斯,但占了“主场优势”,熟悉地形,老百姓支持,再加上西方源源不断的支援,硬生生把一场看似一边倒的战争拖成了持久战。 俄罗斯这边呢,可能一开始没把这些软因素当回事,觉得凭借硬实力就能碾压,等真打起来才发现,战争不是简单的军力对比,各种意外情况都能影响战局走向。 现在回头看,不光是俄罗斯高层,当时很多国际媒体、军事专家都预测错了战局,就是因为大家都带着过去的经验去套现在的情况,没看到乌克兰这几年的变化,也没料到现代战争会因为这些“非传统因素”变得这么复杂。 说白了,不是俄罗斯军力不行,也不是乌克兰突然变强大了,而是双方都处在一个大家没预料到的战场环境里,之前的预判自然就落了空,战争也就朝着没人想到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墨香染时光

墨香染时光

阳光明媚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