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对华不热情了?李在明在飞机上道出原因,一句话令记者沉默 2025年8月25

古今知夏 2025-08-28 18:19:00

为啥对华不热情了?李在明在飞机上道出原因,一句话令记者沉默 2025年8月25日,李在明搭乘总统专机前往华盛顿途中,面对随行记者关于“是否亲华”的尖锐提问,以一句反问直指问题本质:“不和中方断绝往来就是亲华吗?如果因为没有与中方断绝关系就说我‘亲华’的话,那我必须‘亲华’。”此言一出,机舱内15名随行记者集体陷入沉默。 不是没词儿,是这反问太戳心 — 之前吵得沸沸扬扬的 “对华不热情”,原来根本是个伪命题! 要搞懂为啥记者会哑口,得先看看李在明现在被架在多大的火上。 一边是美国催着 “选边站”。2025 年上半年,美国把 “芯片四方联盟” 搞得热火朝天,就想让韩国跟着卡中国的半导体脖子,还放话 “要是不配合,美韩自贸协定可能续不了”。在韩国保守派眼里,这时候敢跟中国走得近,就是 “对美国不忠心”,“对华热情” 直接成了骂人的话。 可另一边,韩国的饭碗根本离不开中国。今年 7 月韩国官方刚出的数据:中韩贸易占了韩国外贸的 24.3%,比美韩贸易还高 8.6 个百分点!三星手机在华卖的钱,占了它全球营收的 18%; 现代汽车更不用说,中国市场的销量要是掉了,韩国工厂就得减产。就说釜山港吧,光靠运到中国的货,就养着 30 万人的工作。要是真听某些人的话 “对华人不热情”,断了合作,这些人吃饭的家伙不就没了? 更别说半岛的安全了。今年朝鲜试射了好几次新型导弹,半岛局势本来就紧。之前中韩靠着 “外交安全对话”,一起协调对朝的援助立场,才没让局势更糟。 要是因为 “对华态度” 把这沟通断了,韩国就成了孤家寡人 — 一边要防着北边的压力,一边只能靠美国的军事支持,到时候连说话的底气都没了。 这三重压力压着,李在明哪能随便说 “亲” 或 “不亲”?他那反问,其实是把话挑明了:别拿 “亲华” 当幌子绑架韩国利益,跟中国正常做生意、搞合作,不是 “偏私”,是为了让韩国人过好日子! 机舱里的沉默没持续多久,又有记者试着问:“那美国担心韩中合作,您怎么回应?” 这次李在明没绕弯,直接把话撂在明处:“韩国的外交不是选边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美国是盟友,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这俩不冲突。不能为了跟美国好,就断了中国的合作;也不能为了跟中国做生意,就对不起盟友。” 这话听着实在,却是在硬扛压力。其实去年韩国地方选举时,李在明就说过要 “务实对华”,别让第三方搅和中韩关系。可那时候保守派声音太大,没人听。 这次在飞往华盛顿的专机上,他借着记者的提问,把这话又喊了一遍 .而且喊得更硬气。 随着专机靠近美国领空,记者们没再追问。但李在明那两句话,已经通过即时新闻传疯了。韩国搞经济的人在网上点赞:“总算有人敢说真话!跟中国断往来不是爱国,是自寻死路!” 美国的智库也急了,说李在明这态度,可能让接下来的美韩会谈变卦 ,华盛顿本来想让韩国多让让步,现在看来,李在明没那么好捏。 说到底,之前传的 “李在明对华不热情”,根本不是他态度变了,是舆论被架着走。那些喊着 “别亲华” 的人,要么是没看到韩国的饭碗离不开中国,要么是故意忽略半岛的安全难题。 李在明在专机上的一句话,不光让记者哑口,更戳穿了当下亚太外交的一个怪圈:总有人想把 “正常合作” 说成 “立场倾斜”,把 “互利共赢” 逼成 “非此即彼”。可一个国家的外交,从来不是贴标签那么简单 — 能让自己国家的人有饭吃、日子稳,才是真本事。

0 阅读:5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