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刚会谈,特朗普出来在台湾问题上表态了!特朗普表示,中国曾告诉他,在其任内中国

飞绿说历史 2025-08-28 16:31:09

美俄刚会谈,特朗普出来在台湾问题上表态了!特朗普表示,中国曾告诉他,在其任内中国不会武统台湾。我会告诉你,你知道,在台湾的问题上,有一件非常类似的事。但我认为只要我在这儿,这种事就绝不可能发生。我们拭目以待吧。我非常有耐心,中国也非常有耐心。 就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结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的闭门会晤之后,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抛出了一句引发全球热议的言论:“中国告诉我,在我当总统的时候,他们不会动台湾。” 这不是一次随意的回忆,而是一次刻意的表态,尤其是在美俄关系试图“降温”的当口,特朗普却把目光重新拉回台海。这句话背后的战略信号,值得深究。 首先要厘清的是,特朗普所谓“任内不动武”的说法,本质上是他一贯的交易型外交思维的延续。 他将台海问题视作可以谈判的筹码,像当年在中美贸易战中那样,把“和平”与“关税”捆绑,企图用时间换利益,用承诺换让步。 2019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前,中方曾应美方请求延长关税休战90天,这种“换时间”的模式,如今被他套用在台海,但这显然是一种认知陷阱。 台海问题从来不是交易桌上的商品,而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都不可能妥协的底线。特朗普所谓的“承诺”,即便曾经存在,也只是一种短期的战略判断,而非长期的安全保证。 更关键的是,这种说法试图混淆一个根本事实: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特朗普此番表态后,外界普遍将其与美俄关系缓和联系起来,这并非巧合。 阿拉斯加会谈后,美方随即宣布暂停部分对乌军援,其背后释放出的信号是明确的——试图将资源转向印太,重新聚焦遏华。 这是华盛顿在战略资源快速消耗下的“腾挪术”,但问题在于,即便“腾”出空间,也“遏”不住中国。 普京刚离开阿拉斯加,就批准扩大向中国出口锗、钯金等芯片关键原料,直接对冲美西方的科技封锁,反映出“联俄制中”在现实面前的失效。 而特朗普在台海问题上的轻率发言,也暴露出美国政客对中国战略底线的误判。最荒谬的,是特朗普将台海与乌克兰进行类比。 他在采访中暗示:“你知道,在台湾的问题上,有一件非常类似的事。”这番话看似随意,实则背后逻辑混乱。 乌克兰是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而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联合公报》中均已明确。俄乌冲突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间战争,而台海问题则是中国内政。 任何外部势力介入台湾问题,都是对《联合国宪章》第2条“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公然违反。更不能忽视的是军事现实的巨大差异。美军若想干预台海,主要依赖距台2500公里的关岛基地。 F-35C战机的作战半径限制意味着美军无法持续高强度介入。而解放军近年来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已形成对关岛、第二岛链的有效覆盖。 福建舰搭载的歼-35舰载机,加上东风-26D的远程打击能力,已经重塑西太安全格局。特朗普对台海的“安全承诺”看似笃定,实则陷入三大悖论。首先是台湾自身的不可控性。 赖清德当局自上任以来不断推进“去中国化”,无视历史事实、篡改抗战叙事,2025年“汉光演习”还首次引入巷战设想,赤裸裸地为“台独”武装预演。这种行为根本不是“维持现状”,而是挑战底线。 其次是美国自身战略资源的透支。即便是号称全球最强的美军,也面临诸多瓶颈。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至今故障率高达1/400,远未达到设计标准1/4166。 而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已突破27万亿美元——使得海军的造舰预算大幅削减18%。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所谓的“我在这儿,这种事就不会发生”,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 第三,是中国反制工具的多维化。从法律上,中国已开始援引《反分裂国家法》对干涉台海事务的外国个人与企业进行制裁,如对洛马高管的限制进入措施。 在经济上,台企对大陆市场依赖进一步加深,2025年大陆营收占比已达65%。 在军事上,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损耗率仅为5%,远超福特号的35%,显示出中国军事技术的快速追赶甚至局部超越。 2025年前八个月,解放军针对台海的军事行动已呈常态化趋势,8月单月军机绕台达138架次、军舰23艘次,突破“海峡中线”31次。 同时,无人机集群演训次数激增,单次出动超过200架,模拟饱和打击。这不仅是对“台独”势力的震慑,更是对外部干预力量的战略回击。 在民生融合上,大陆也启动了“国民待遇”深化工程,台胞医保参保率达78%,更首次开放公务员考试报名。同时,通过200亿元专项基金收购滞销台湾农产品,稳定岛内民生。 这种“软融合”与“硬遏制”的双线推进,展现了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全局掌控力。特朗普的那句“我们拭目以待吧”,可以看作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承认。 但他低估了中国的战略耐心、法理底气与反介入能力。真正值得“拭目以待”的,不是美国政客的口头承诺,而是中国一步步构建的“非对称掌控”体系。

0 阅读:0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