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

红雯看国际 2025-08-28 14:57:12

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而是战争开启以后,很难按照设想结束。

在南海广阔的海域和中印漫长的边境线上,邻国间的争端如隐形的风暴,随时可能掀起巨浪。中国面对菲律宾的挑衅、越南的岛礁活动以及印度的巡逻安排,却始终保持克制,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考量?一旦战火点燃,谁能保证它不会失控吞噬一切?

我们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快,综合实力上去了,但周边总有些疙瘩解不开。南海那片海域资源多,国家多,主权主张重叠,本来就是个复杂事儿。中国主张基于历史和国际法维护权益,可菲律宾总爱闹腾。2024年下半年,菲律宾船只多次靠近仁爱礁周边,中国海警通过围堵方式回应,避免直接升级。菲律宾还拉美国进来,接收小型无人机用于监视,这让外部势力介入的风险增大。要是真动手,南海航道一乱,全球贸易都得受影响,中国不愿让小摩擦变成大国博弈。越南在南海也动作不小,2024年到2025年初加速岛礁建设,但中国选择双边沟通,没搞成冲突。越南不搞西方联合演习,也不许外国军队驻扎,这符合我们将问题限于当事国的原则。要是升级,越南地形复杂,战线拉长,超出控制。中印边界上,印度修路建哨,2020年加勒万河谷对峙后,双方通过协议逐步后撤。2024年10月达成巡逻安排,2025年上半年开始实施,部队恢复到之前状态。中国不愿让边境摩擦成全面对抗,喜马拉雅山恶劣条件会让补给难上加难,外力介入更乱套。这些事儿都说明,中国有实力,但不开战是因为战争不可控,一旦开启,经济损失、外交压力全来了。

  回想历史,战争这东西从来不按剧本走。1962年中印边界短暂交锋,中国边防部队反击后主动撤回,那次虽短,却暴露高原作战的后勤难题,外部压力也大。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本是为维护安全,结果山地战斗延长,国际舆论跟着掺和。这些教训告诉我们,武力解决争端短期看行得通,长远扰乱稳定,影响发展。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想重蹈覆辙。南海争端中,菲律宾2024年3月接收美国援助的无人机,2024年下半年在斯卡伯勒浅滩附近发生船只碰撞,中国海警驱离,避免火力对抗。越南2024年11月到2025年5月加强港口设施,中国通过警告和伴航处理,没让媒体炒大。越南还反对中国和菲律宾在某些礁上的活动,发外交照会,但没升级。中印边界,2024年达成协议后,2025年2月双方开始落实,减少误判风险。这些处理方式,都是基于对战争不可控的认识,地形、气候、部队协调一乱,就成持久消耗,还引来第三方。

中国对这些邻国的态度,根子在实力自信上,却更注重长远。菲律宾爱找美国撑腰,2024年4月美日菲搞联合演习,中国南方战区回应巡航,一切在掌控中。但中国不轻启战端,因为战争开启后,很难按设想结束。越南保持低调,不勾结外部势力,这让中越南海分歧限于双边,没成冲突。2024年1月越南菲律宾签海岸警卫合作协议,中国没大动干戈,而是推动对话。中印关系,2024年10月协议后,2025年上半年巡逻恢复正常,双方通过热线协调。中国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内政,任何外部干涉都不行。菲律宾试图拉台湾省介入南海,中国坚决反对。战争不可控,就在于它会连锁反应,经济中断、外交孤立,影响我们的“一带一路”和区域合作。

  这些争端,中国始终通过谈判化解。南海行为准则推进中,确保各方行动透明。2025年上半年,中国和东盟讨论南海议题,减少碰撞风险。中越加强渔业合作,共同开发资源,将分歧控制住。中印勘界工作深化,建立机制,降低误判。长远看,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争端转成合作动力,实现互利共赢。中国维护核心利益,同时倡导多边框架,支持区域稳定。

中国这些年处理周边争端,靠的就是这份定力。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而是战争开启以后,很难按照设想结束。历史证明,武力解决往往适得其反。南海和边境问题,本质是国与国间正常分歧,中国不夸大,也不利用搞事儿。菲律宾引入外部势力,中国零容忍,但还是给谈判留门。越南低调,中国就配合双边解决。中印协议落实,显示对话价值。未来,中国会继续推动和平,共享发展机遇。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