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四大条件,马英九将回锅担任国民党主席,心甘情愿当“造王者”,辅佐卢秀燕参选2028,扳倒赖清德?马英九的两个子弟兵出手了:一是前“立委”陈以信表示,卢秀燕不选以后,唯有马英九能够承担国民党重担。二是马办前副秘书长、现任“立委”罗智强宣布参选党主席 国民党在2025年8月23日大罢免投票中守住阵地后,现任主席朱立伦公开表达交棒意愿,并点名台中市长卢秀燕作为继任者。 朱立伦强调国民党需注入新力量,以应对2026地方选举和2028大选。但卢秀燕次日回应,强调台中产业正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她需专注市政,无法分心党务。 这反映出国民党主席职位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协调党内派系、筹措资金支撑每月上亿新台币党部开销、无个人野心并愿意辅助他人,以及推动蓝白阵营合作。这些标准源于党内对选举策略的评估,因为选民结构显示,单一阵营难以获胜。 前立委陈以信在媒体访谈中指出,卢秀燕退出后,党内缺少能扛起重任的人选,只有马英九具备足够资历。 他提及马英九过去在2024年大选中协调蓝白角色,支持侯友宜与柯文哲对话,避免谈判延宕。陈以信强调马英九能满足政治分量、筹款能力、无私辅助和蓝白整合四项条件。 这些发言迅速在社交平台传播,一些党员讨论是否在测试党内对马英九回归的可行性。陈以信曾任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与马关系密切,这让他的表态更具分量。 现任立委罗智强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加入主席竞逐。 他列出四大政见: 领导国民党重返执政;视卢秀燕为党内唯一焦点,自己担任辅助角色。 在2026县市长选举后,征召卢秀燕角逐2028,并辞去主席职位。 推动老中青三代合作。 加强蓝白在立院、选举和司法领域的协作,包括处理柯文哲案件。 罗智强过去曾表态角逐台北市长和桃园市长,但当蒋万安、张善政出面时,他退选支持党内同志。这次参选被视为制造竞争氛围,避免党内空转。罗智强担任过马英九办公室副秘书长,两人渊源深厚。 这些行动引发党内猜测。罗智强的举动可能意在刺激更多重量级人物出面,党内观察人士指出,两人与马英九关系密切。 国民党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在媒体采访中主张2028候选人应兼任主席,并建议卢秀燕参选。 选举程序将于10月启动,目前已有张亚中、卓伯源、郑丽文、张雅屏、孙健萍和罗智强表态参选。 张亚中凭借过去获三成党员票的成绩吸引深蓝支持者,其他参选者如卓伯源强调自身经验,但整体分量不足以主导大局。 罗智强虽提出具体主张,但在党内评估中,其影响力有限,无法全面落实。朱立伦回应媒体,表示尊重各方决定,继续推动党务。 蓝白合作议题成为焦点。柯文哲案件持续发酵,罗智强特别提及司法正义,承诺推动相关协作。 国民党与民众党在立院已展开初步合作,如在修宪委员会选举中,国民党推举柯建铭为主席,显示出暂时的团结。这些细节反映党内对整合的重视,因为选民结构显示,40%基本盘的对手难以单凭一党取胜。 马英九的角色被反复提及。他曾在关键时刻陪同侯友宜,推动谈判,若当时担任主席,或许能更高效运筹。但马英九在基金会活动中,未涉党务。 党内一些人交换意见,认为马英九回归会引发世代交替质疑,因此可能性极低。只有在无人接棒时,他才可能考虑,但当前格局下,此事未成气候。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举行,目前六位参选人包括张亚中、卓伯源、郑丽文、张雅屏、孙健萍和罗智强。张亚中吸引支持者,但整体资历不足四项标准。 罗智强虽列出政见,却难主导大局。朱立伦确认交棒决心。卢秀燕专注台中市政,未改立场。党内讨论持续,格局显示竞争激烈,无马英九直接参与迹象。 国民党内部动态值得持续关注,你认为马英九回归可能性几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一起讨论国民党未来走向。
国民党主席支持谁?3万人民调出炉,结果太震撼!这个人竟以57%的支持度勇
【1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