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遂宁一个男子放弃家庭,住进了桥洞里,只为专门研究彩票,他每天要喝一斤酒,抽两包烟,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0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一个来自四川遂宁的中年男人王成周,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决定,他离开了家人,把生活搬进重庆长江大桥下的桥洞,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他心里只有一个执念,那就是研究彩票,他觉得彩票背后有规律,有密码,只要能破解出来,就能改写自己的人生,从那天起,桥洞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口中的“研究室”。 十年时间过去,他每天喝着一斤散装白酒,抽掉两包廉价香烟,在昏暗的角落里写写算算,把所有力气都耗在彩票数字上。 王成周的出身并不特殊,家境清贫,父亲早逝,他年轻时跟着工地干活,搬过砖,扛过水泥,吃苦不怕累,靠着这股劲,他从普通工人一步步做到包工头,手上带过不少老乡,赚过一些钱。 那段时间,他在人前算是体面过,家里人也觉得他有出息,可好景没持续多久,生意上接连受挫,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赔光了,生活又回到拮据的状态,他试过东山再起,却怎么都没能站稳。 彩票走进他的生活是在2004年前后,那时全国上下都在热衷买彩票,身边人常常拿着小奖沾沾自喜,他开始觉得,这也许是新的机会。 一次喝酒后看到电视里的开奖号码,他突然心里发紧,觉得这些数字不是随便冒出来的,一定有某种联系。 于是他翻出过去几十期的号码,照着一行行研究,越陷越深,他相信其中藏着规律,就像一道难题等着他去解。 渐渐地,他把大部分收入都砸进了彩票里,笔记本上写满了自己推算出的公式和符号,他自创了一套说法,分为心法、函数、密码、开奖号,坚信这就是通向大奖的钥匙。 随着痴迷越来越深,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变得漠然,家庭在他的眼里不再重要,工作也成了无关紧要的差事,到2008年,他干脆搬进桥洞,把那儿当作研究彩票的实验室。 桥洞并不是个舒适的地方,冬天冷得湿气往骨头里钻,夏天闷得透不过气,王成周就在一张用条凳支起来的木板床上睡觉,被子旧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身边摆着几张桌子,上面堆满纸张和烟灰,空酒瓶散落在地上,每天早晨醒来,他习惯先灌几口酒,点上一支烟,再埋头写数字。 日子简单得近乎枯燥,可他自认为安稳自在,他还养了一条狗,在废墟间种了些葱和红薯苗,说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研究不受干扰,他大多数时候不与外人来往,偶尔有人来找他要号码,他会显得很得意,觉得自己掌握着别人没有的秘密。 他还告诉别人,他的研究以后要出四本书,价值上亿,虽然这些纸张从未让他得到过任何大奖,但在他心里,这些就是未来。 家人对他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母亲以为他在云南的工地上干活,还常常念叨着让他回家过年,实际上,这十年里,他只零零散散回去过几次,从不带钱,带的只是几本他称之为“资料”的笔记。 哥哥得知真相后气不打一处来,觉得他早把生活荒废了,村里人回忆起他,也只停留在曾经杀猪、包工头的日子,对他如今的样子既唏嘘又惋惜。 在工地打工的老吴是少数和他有来往的人,两人时常坐在一起喝点酒,聊些零碎的事,老吴觉得他为人老实,不惹事,但也清楚他买彩票从没中到什么。 外界对他的执着大多是冷眼,记者到访时看到他消瘦憔悴的模样,劝他放弃,但他摇着头,坚持要等研究出成果才回家。 专家们也早就说过,彩票完全是随机的,用数学公式推算中奖号码根本不可能,可这些声音对王成周来说没有意义,他宁可相信自己的公式,也不愿意接受现实。 他把桥洞称作“发源地”,说这里安静,不会有人打扰,他说等哪天中大奖,就能补偿所有人,可一年又一年,大奖始终没有出现,他却在桥洞里耗尽了青春和健康。 这十年,对别人来说只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新闻,却是王成周全部的人生。 他的故事充满矛盾:一方面有着惊人的毅力,把精力倾注在一件事情上不松手;另一方面,这份执拗却把他推向了孤立与困境,梦想本该让人奋发,但当梦想变成幻觉,生活就会一步步被吞噬。 王成周的经历让人感叹,也让人反思,彩票是寄托运气的游戏,从中寻求规律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他的选择,让自己陷入孤独,把本可以平凡安稳的人生拐进了死胡同,十年光阴就这样在烟酒和数字间消磨殆尽,留下的只有一段既荒唐又令人心酸的记忆。 信源:央广网——遂宁男子十年“蜗居”重庆桥洞 研究彩票“密码”
2008年,四川遂宁一个男子放弃家庭,住进了桥洞里,只为专门研究彩票,他每天要喝
如梦菲记
2025-08-27 16:20: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