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 2024年6

语蓉聊武器 2025-08-27 11:20:17

遭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 2024年6月,南海某海域上空,一架中国空军苏35低空掠过海面,机翼下的Kh-31反舰导弹泛着冷光。 它没有像俄宣传的那样“单独破防”,而是跟在歼16身后,配合轰6K模拟突袭——这是苏35列装6年来的常见场景。 看着它如今的“配角”模样,再想想国际退货、演习输歼10C、实战被击落的过往,不少人疑惑:中国花24亿买的24架苏35,值在哪?   先看苏35的“国际新麻烦”。 2023年伊朗接盘俄积压的17架苏35后,今年初用于波斯湾巡逻,却私下反馈“雪豹-E”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频繁误判,把民用船当军舰,还易被美军电子战飞机干扰。 这印证了阿尔及利亚弃购的原因:苏35航电跟不上现代电磁对抗需求。   那些“烂尾订单”的细节更无奈。 埃及2018年签30亿合同时,付了10%定金,派20名飞行员赴俄训练,还建好了维护厂房。 2020年7月,首批5架苏35转场至海参崴待装船,美国突然威胁“冻结埃及在美资产”,埃及只能“暂缓交付”,后来还买俄制防空导弹补偿。 印尼2018年订11架时,约定用6万吨棕榈油抵30%货款,2021年底美国制裁威胁一来,农业部怕棕榈油价暴跌,赔5000万违约金退单。   中国当年花1.04亿美元一架买苏35,藏着不少“不得已”。 2013年谈判时,俄要求最少买48架,拒给117S发动机技术文档,只给维护手册。 中方力争“最多24架,额外要5台备用发动机”,僵持一年多。 2014年珠海航展后,俄需外汇缓解制裁压力才松口。 更关键的是2014年空军“应急需求”迫切:美军F22频繁抵近东海侦察,能对抗的只有少量歼11B,歼20虽首飞3年,还在测隐身涂层,苏35成了“短期最优解”。   2016年底首批4架苏35抵河北沧州后,测试很细致。 模拟南海高盐高湿环境时,苏35露天淋雨两周,俄制防腐涂层大面积脱落,雷达罩腐蚀。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国产涂层升级,才解决部署难题。 2018年底24架全交湛江“南疆利剑”旅,首个任务就是配合轰6K巡航黄岩岛,1600公里作战半径填补了歼10A航程空白。   苏35的“短板”很快暴露。 2022年俄乌冲突中,除被“毒刺”击落,2023年10月乌军公布苏35残骸,挂载的是老式无制导航弹。 俄军文件泄露显示,当时精确制导炸弹库存不足,飞行员只能降高度到500米以下投弹,给了防空导弹机会。 国内“金头盔”演习更扎心:2022年对抗中,歼10C开电子干扰,苏35雷达丢目标,误认僚机为“敌机”,被从侧后方“击落”,显无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不足。   但中国没把苏35当“一次性装备”。 拆解117S发动机时,发现其矢量喷管密封材料能抗1800℃高温,当时国产WS15正卡在此难题。 借鉴后,2020年WS15寿命从1500小时提至3000小时。 苏35燃油管理系统能自动分配油量减阻力,借鉴后歼16航程增约500公里。   现在苏35承担更多“特殊任务”。 训练中模拟印军苏30MKI,帮飞行员熟悉对手战术。 建立“本土化备件生产线”,起落架轮胎等易损件国产后,成本降40%,供货周期缩至15天。 今年初还被拍到挂国产电子战吊舱试飞,持续挖掘改装潜力。   这像极了上世纪90年代买苏27:当年填补三代机空白,研究后搞出歼11系列。 现在买苏35,过渡的同时获矢量发动机等技术。 按规划,这24架苏35会服役到2035年,还会逐步装国产设备,比如换国产数据链。 说到底,苏35不是“划算买卖”,却是特殊时期中国为国防和技术突破的务实选择,其技术经验比战机本身更珍贵。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84

评论列表

雷霆左岸

雷霆左岸

4
2025-08-27 20:06

还搞低空突防,肩扛式防空导弹就击落了,不区域外打击,活该被淘汰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