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自知必死,想喝毒酒,宇文化及直接让手下将杨广缢杀

吴术说史 2025-08-27 09:01:22

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自知必死,想喝毒酒,宇文化及直接让手下将杨广缢杀,可他看着楚楚动人的萧皇后,却下不去手了。

大业十四年,杨广前前后后折腾的三次征讨辽东的大仗,征调民夫百万修筑运河,加上那些填不满的华丽宫室,早把大隋的气运榨干了。

河南的瓦岗寨李密已成气候,河北窦建德锋芒毕露,河东李渊的旗帜也已竖起…杨广也感觉到大隋气数已尽,然而真正的危险不是各路枭雄,而是他的身边人。

一天深夜,宇文化及带着一队士兵,闯入了隋炀帝寝殿。寝殿之内灯火晦暗,照着一个孤独身影。

杨广只穿着一身素色常服,端坐在御榻之上,“宇文化及?何事?”

宇文化及脸上没有任何敬意,只剩下毫不掩饰的憎恶:“臣请陛下,赴死!”

杨广知道自己已是砧板上的鱼肉,他看向宇文化及,声音嘶哑:“朕…明白了。看在过往的情面上,去取鸩酒来吧。”

一旁的叛军校尉马文举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毫无敬畏地一步向前,眼中全是鄙夷:“事到如今,你还要摆那套皇帝架子?命都要没了,还在乎体面?”

宇文化及眼神一厉,对身边几个军士猛地一挥手:“送皇上归天!”几名如狼似虎的士兵扑了上去。杨广被几只有力的大手死死扭住臂膀,一个身影猛扑上去,手中白绫闪电般绕过了杨广的脖颈。

当杨广在内殿被绞杀的同时,叛变的另一股核心力量由宇文智及率领,如同猎食的狼群扑向了皇子与宗室居住的各个宫苑。

昔日金尊玉贵的皇子、皇孙,此刻变成无足轻重的符号,被毫不犹豫地彻底抹除。宇文阀的铁血手腕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斩草务必除根,才不会有遗祸。

隔壁宫殿里,萧皇后一直僵立着。外面每一次尖锐的哭喊戛然而止,她的身体便难以抑制地剧烈颤抖一下,指甲深深抠进掌心,留下几个深深的血印。

那一声声属于她骨肉的惨叫如同钝刀在心口上反复切割。当所有喧嚣最终归于彻底的死寂,萧皇后闭上眼,脸上仅存的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只剩下比纸还惨白的死灰。

宇文化及踏进萧皇后所在偏殿的大门时,脚步略微有些凝滞。

殿内灯火被刚才的混乱打得七零八落,光线忽明忽暗。萧皇后站在殿中央,身上是一身素得接近丧服的旧宫装,不见一件珠宝首饰。可奇怪的是,她身姿依然挺拔,背脊挺得笔直。

宇文化及准备抬手下令斩草除根的动作顿在半空,再也落不下去。他见过太多人面临死亡时惊惧扭曲的脸,跪地哭嚎求饶的脸,谄媚讨好想活命的脸。但萧后脸上这份死寂的平静,那双看穿深渊后只剩空茫的眼眸,竟奇异地在他心头重重撞了一下。

身为顶级门阀出身的宇文化及,从小浸润在贵族礼教之中,对前朝皇后身上那份尊贵与傲骨,有一种刻入骨髓的辨识与潜在的认同感。

“带走。”宇文化及听见自己生硬地吐出两个字,转身便走了出去。他终究没能下达那个残忍的“杀”字。

宇文化及弑君后,立秦王杨浩(杨广的侄子)为傀儡皇帝。他带着这支庞大的叛军和宫眷、百官,裹挟着一种茫然的血腥气势,企图沿着隋炀帝开凿的运河,逆流西进打回关中去。沿途不断有溃散的士兵加入或脱离。

西进之路强敌环伺,瓦岗军李密在洛阳附近的童山设下重兵阻挡。大战爆发,曾经威震天下的骁果锐卒在李密精兵的沉重打击下,血流成河,元气大伤。宇文化及带着残兵败将狼狈渡过黄河,流窜到河北魏县。

此刻,傀儡皇帝杨浩已彻底失去价值,成为包袱。宇文化及命人毒死杨浩,自立为大许皇帝,宇文智及封为齐王。穷途末路下的一纸空头名号,显得格外凄凉。

河北是夏王窦建德的根基之地。宇文化及那点残兵在窦建德的铁骑面前不堪一击。在魏县城外,宇文家兄弟及其子嗣被窦建德大军一网打尽。窦建德下令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以及他们的子侄斩首示众,向天下宣告弑君逆贼的下场。

而萧皇后,又落入了新的征服者手中。窦建德将她以及皇族公主们暂时安置于武强县。在那个乱世如虎狼吞吃弱者的年代,个人命运不过是风中浮萍。盘突厥处罗可汗听闻了萧后的下落,竟遣使向窦建德讨要萧皇后。

窦建德对突厥有所顾忌,只能将萧皇后及部分皇族交出,送入突厥牙帐。在塞外凛冽的寒风中,萧皇后度过了数年寄人篱下的生涯。

时间滚滚向前。大唐在血火中崛起,扫平四方。贞观四年,大唐战神李靖彻底击溃突厥颉利可汗。长安城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被突厥掳去多年的萧皇后,如同一件战利品,被迎回长安。此时距离江都那个改变一切的死亡之夜,已整整过去了十二年。

她已是六十余岁的白发老妇,脸上刻满了乱世的沧桑与风霜。

李世民以胜利者的姿态接待了这位前朝末代皇后。也许是出于对前朝的某种尊重,也许是感怀于一个女子在乱世中飘零半生的不易,李世民并未为难她,反而以礼相待。五年后,贞观九年(635年),饱尝离乱、阅尽兴亡的萧皇后在长安平静离世,终年约八十一岁。

唐太宗下旨,命人以皇后之礼将萧后护送至江都(扬州),与隋炀帝杨广合葬,在历经数十载的飘零后,这对曾经尊贵无比又深陷悲剧的帝后,得以共眠。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吴术说史

吴术说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