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大二成绩靠后,不意味着保不了研。这一份准大二保研规划送给全体大学生。 第一种

岚岚看商业 2025-08-26 22:35:01

准大二成绩靠后,不意味着保不了研。这一份准大二保研规划送给全体大学生。 第一种情况:大一完美执行的人。什么意思呢?就是绩点靠前,位于本专业前半区间,四六级也一次性通过了,且分数够高,比如550分以上,电子档案袋也已经建立了,科研和小竞赛也开始预热了。那么大二要干嘛呢?三个字:扩展性。 • 第一件事:科研要升级。大二上学期专业课开始变多,这个时候一定要盯着本院靠谱的导师,尝试进入核心课题组,别再只是打下手。大二上接触,大二下就有可能会有独立的小课题,大三上就能出成果。注意啊,不管有没有付费保研都可以这么干,荣誉越多,上岸几率越高。 • 第二件事:竞赛要升级。小打小闹已经不够了,大二就要冲省赛、国赛,比如数学建模国赛、“互联网 +”挑战杯。如果大一没搞这些,那么大二上就要开始搞。这些竞赛一旦获奖,含金量很高,比如数学专业、计算机专业、金融工程这些专业,数学建模大赛国际奖项堪比SCI。 • 第三件事:提前卡位夏令营。很多人以为夏令营是大三的事儿,但实际上大二就要盯着目标院校的官网,看历年的开启时间,提前准备。等大三才开始搜集信息,就已经晚了。此处注意,如果是保研付费玩家,可以不用管这些,安安心心等保研机构提供信息即可,把时间精力完全放在第一、二件事上。 第二种情况:大一有缺口的人。什么叫缺口呢?就是绩点不靠前,但过了保研线,或者四六级还没一次性通过,只考了四级,六级还要再考一次。这一类人重点在于补短板。 • 绩点方面:大二一定要重视专业课,因为大一很多是公共课,差距不大,但大二专业课难度大幅度提升,拉分很明显,要抓住这一点,在专业课上把分数提回来。专业课分高,即便名次靠后,也有机会往前冲一档。 • 英语方面:六级必须在大二解决掉。为啥呢?因为六级再不过就太耽误时间了,每次考试都要准备3个月,每个月每天都要花一两个小时。这些时间用来打比赛、做科研,提升保研上限,不香吗? • 科研和竞赛方面:大二不能再等了,边补绩点边蹭实验室、打竞赛。注意,绩点排名决定了你能申请院校的档次,但是科研水平决定了你能不能去到这个专业非常牛的院校读书,尤其是中科大和国科大,他们对于绩点并不敏感,就算去不了清北C9,去这些学校也很香。 第三种情况:绩点在保研线外的人。比如说你们专业保研率20%,那100人里面就是前20名才有资格,你在30名之后,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彻底没希望了呢? 也不是,因为绩点并不能决定本校保研资格,而是绩点加加分项才能决定本校保研资格。绩点第一,不意味着保研成功,只意味着你能保去顶尖名校;绩点靠后也不意味着你保研失败,只意味着你去不了顶尖名校。 这时候咋办呢?打开你们学校的保研加分政策,好好读一读,看一看你们学校最终评判资格的方式,是按平均学分绩点加综合测评分数来算,还是按加权平均成绩加综合测评分数来算。 这二者完全不同。 比如平均学分绩点通常不超过4分,绩点3.8已经是很厉害的同学了。然后,某学校综合测评分数满分100分,计算最终排名时,假如加分项按10%来计算,意思是最高加10分,绩点才3.8,加分就加了10分,你说能不能保上研? 但有的学校是按加权平均成绩来算,这类院校成绩占比大,保研的同学分数都在90多分,比如说92分,然后就算他们的综合测评分数占比30%,最高也只能加30分,是成绩的三分之一左右,加分项起到的作用就变小了。这里挺绕人的,可以回过去再听一次哦。 这种时候要是还想保研,看自身院校制度,酌情氪金砸钱吧,把加分项提上来,还是能保的。 所以大家发现没?保研可以看成是一种另类的“挣钱”,自己努力了,家长少花钱;自己踩坑了,家长多花钱。

0 阅读:43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