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昨晚没合眼。她怎么也没想到,刚签完的贸易协议,欧盟要付1.35万亿美元。 谁都没想到,三天前还跟美国代表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欧盟团队,最后签的竟是这么一份东西。 就上个月,冯德莱恩还在欧洲议会说“欧盟绝不会在贸易里亏了自己,更不会答应只让一方占便宜的条款”,结果现在协议写得明明白白:美国对欧盟所有商品都收15%的税,汽车、芯片、药品这些欧盟主要赚钱的行业,一个都没放过。 更让人咋舌的是,协议里藏着笔天价账单——欧盟要在2028年前给美国送上1.35万亿美元,这钱得靠买美国能源、芯片和砸钱投资凑出来,难怪冯德莱恩得连夜改说辞。 这笔钱掰开来算更耐人寻味:7500亿买液化天然气和核能,400亿买人工智能芯片,还要额外投6000亿到美国战略性领域,要知道美国的LNG价格快赶上俄罗斯的两倍,这哪是贸易协议,更像给美国送纾困礼包。 而美国那边却把好处攥得死死的,对欧盟汽车、半导体这些支柱产业咬着15%的关税不放,钢铝关税更是维持在50%的高位纹丝不动,冯德莱恩在协议签完后忙着给自己贴金,说15%是独特成果,可欧洲议会的议员们不买账,直接炮轰这是单方面让步。 最讽刺的是谈判前后的态度反转,今年4月冯德莱恩还在欧洲议会放狠话,说“必要时将强力反击美国关税”,结果才过四个月,就变成了“这是能达成的最佳结果”,为了给自己找台阶,她还扯上中俄,说不签协议就是给竞争对手送礼物,这种说辞连前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都看不过去,直言这会砸了欧盟规则捍卫者的招牌。 欧盟企业现在怕是欲哭无泪,汽车行业每年对美出口额巨大,15%的关税意味着每卖一辆车成本凭空涨一截;药企更冤,原本以为能拿到优惠税率,结果除了少数仿制药,大部分还是得乖乖交税。 钢铁企业更惨,50%的关税纹丝不动,之前欧盟费劲搞的保障措施根本顶不住,虽然欧元区PMI数据暂时好看,但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已经警告,关税的负面影响正在慢慢发酵,三季度经济很可能走弱。 要说欧盟为啥捏着鼻子签这种协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拿乌克兰援助和驻军问题敲打,欧盟内部又吵成一团,冯德莱恩只能牺牲长远利益换短期安宁,可这算盘打得并不精:买美国能源让欧盟能源转型更难,投钱去美国战略性行业更是肉包子打狗,那些领域都是投入大、回报慢的烫手山芋,台积电这些企业早就吃过亏了。 说到底,这份协议暴露了欧盟的老毛病:想当大国却没硬气的本钱,遇着美国施压就习惯性妥协,冯德莱恩连夜改发言稿时可能没细想,用纳税人的钱填美国的缺口,用企业的利润换政治的苟安,最后买单的还是欧洲老百姓。 只能说,贸易不是请客吃饭,更不能靠牺牲核心利益换表面和平,欧盟要是学不会在盟友面前挺直腰杆,下次遇到的就可能不只是15%的关税,而是整个产业链被人掐脖子的麻烦了。
性质极为恶劣,欧盟真把中方惹火了,商务部重磅表态,不准银行与中企交易,欧洲女王赌
【3评论】【8点赞】
苦闷的土土
1.35万亿,够付多久的国债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