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之前“哭穷”求中国“全包”高铁建设,现在转头就砸45亿美元买法国飞机,这波操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8-26 16:29:31

越南之前“哭穷”求中国“全包”高铁建设,现在转头就砸45亿美元买法国飞机,这波操作太打脸了!更讽刺的是,当年殖民越南的法国,现在居然要成越南的“新靠山”了吗? 越南早在2001年就萌生建造南北高铁的想法,当时联系日本企业评估新干线方案,报价高达560亿美元,工期长达30年,导致项目搁置25年之久。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米轨铁路难以满足货运和客运需求,物流效率低下成为瓶颈。 2025年,越南政府重启这一项目,全长1545公里,连接河内与胡志明市,总预算670亿美元。这条线路被视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能促进区域均衡和贸易联通。 越南提出向中国寻求全面合作,包括全额资金支持、完整施工和技术转让,并建议利润分成越南占四成、中国占六成。 这种模式反映出越南财政压力较大,希望借助外部力量快速推进。但中国坚持要求支付30%预付款,提供国家担保贷款,并保护知识产权,不同意无条件技术移交。谈判中,越南总理范明政在四月强调全包必要性,却未能说服中方,项目陷入僵局。 一个月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越南,双方签署多项协议,其中包括越南航空公司Vietjet购买20架空客A330neo飞机,价值约74亿美元,并在岘港设立机舱制造中心,利用法国碳纤维技术,目标到2027年本地化率达30%。法国媒体称此为东南亚航空转折点。 这种从高铁资金短缺到飞机豪购的转变,引发对优先级的质疑。高铁关乎民生基础,而飞机更侧重国际形象提升。同时,法国推动卫星项目采用其航天标准,并在航空、航天和风电领域植入规范。 法国电力集团签署80亿欧元风电合同,在南部沿海建五座离岸风场。这种合作深化了技术输入,但也唤起国内对新殖民风险的担忧。 历史上,法国从1858年炮轰港口入侵,逐步占领西贡,到1884年完全控制越南,分成三个部分纳入法属印度支那。他们修建基础设施,推动法语教育,却大量抽取资源,直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结束殖民统治。这种历史讽刺,让法国如今的角色显得复杂。 这一转向的背景,还涉及美国特朗普政府2025年四月宣布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46%惩罚关税,虽暂缓至七月八日,但越南出口27%依赖美国市场,工厂关门、订单转移带来压力。 越南拉拢法国作为缓冲,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通道,减少对中国零件的依赖,同时规避美方征税。这种一箭双雕的策略,虽然使高铁谈判尴尬,却体现了在中美博弈中的平衡之道。 最终,美国关税调整至20%,越南工厂恢复生产。高铁全包方案虽未实现,但越南转向其他基建,如国会批准老街至河内再到海防的392公里铁路,采用1435毫米中国标准轨距,便于对接云南口岸。 越南申请83亿美元中国贷款,中国电建参与投标,中方施工、越方运营,预计2025年12月开工、2030年完工。在胡志明市地铁项目中,越南企业与中国联合竞标,分享合同。这种多方合作,避免单一依赖,推动基础设施稳步前进。 越南的这些操作,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现实选择。高铁求助未果,转向飞机采购,不仅是资金分配的权衡,更是地缘策略的调整。 法国从殖民者到伙伴的转变,带来技术益处,却也伴随历史包袱。未来,越南如何在中美法之间游走,实现自主发展?这一系列事件,值得我们深思国家利益的博弈逻辑。 越南高铁与法国合作的转变,你怎么看?是聪明策略还是尴尬妥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一起讨论国际博弈的深层影响。

0 阅读:69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