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都行。” 1966年9月9日,在英国伦敦非洲表演中心,一位来自日本的前卫行为艺术家,站立在舞台的中央,要求现场观众逐一走上舞台,用剪刀剪下并带头她的衣服碎片,大小不能超过明信片,剪去的位置由现场观众自己决定,表演者保持不动。 现场观众很积极,男女观众依次上台,女观众多选择从衣服的边缘剪去小块碎片,男观众则直接选择剪去表演者胸前的大块衣服,以引起现场观众的注意和喝彩。 最终,表演者的衣服被全部剪光,一丝不挂站立在舞台上,这之后,表演宣布结束。 这位来自日本的行为艺术家,名叫小野洋子。 这样的行为艺术表演,在来到英国表演之前,小野洋子已经在日本和美国表演过多场。 在日本,现场观众动作缓慢且犹豫;在美国,现场观众表现积极,踊跃参与;在英国,小野洋子的衣服则全部被剪光,最终一丝不挂。 小野洋子的本意是,通过这样的表演,唤醒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男性对于女性的尊重,同时,她认为,这些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上流社会男子,不会把她剪到一丝不挂。 小野洋子低估了人性的恶与伪善,因为人类本就是没有底线的动物,哪怕台下坐的是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 令小野洋子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在英美各国重复表演《切片》这一剪衣服行为艺术的时候,她的表演引起了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的注意。 1966年11月9日,列侬和小野洋子在英国伦敦一家画廊相遇,其后两人开始畅谈。 这一次的相遇之后,列侬爱上了这位比自己大7岁的东方女性。 1969年3月20日,列侬和小野洋子都离开了各自的婚姻家庭,在直布罗陀宣布结婚。 婚后,两人一起进行音乐创作,一起策划参与行为艺术表演。 两人的婚姻,外界用“疯狂”来形容,认为不会幸福和长久。 可是,当42岁的小野洋子为列侬怀孕生子之后,两人的婚姻生活似乎更加稳固和幸福。 唯一的不足是,在1973年至1975年间,约翰·列侬与他的助理关系暧昧。 小野洋子得知后,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1980年,列侬和小野洋子重归于好。 数周后,列侬在纽约被枪杀。 成为列侬遗孀之后的小野洋子,未再嫁人,独自抚育孩子,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艺术表演,并持续推出个人唱片,到处巡演,不断巩固自己作为独立艺术家和音乐人的地位。 2003年9月,70岁的小野洋子在巴黎再次表演行为艺术作品《切片》。2009年,小野洋子捐款设立约翰·列侬想象奖。同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终身成就金狮奖。 201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小野洋子的大型个展——小野洋子:一个女人的舞台,全面展示小野洋子近四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 “别叫她列侬的遗孀,请叫她艺术家小野洋子。” 有人这样评价小野洋子为艺术特立独行的一生。 文|午梦堂主 参考资料:
英国人的福报来了!英国选举的制度,将会把英国坑苦了。现在穆斯林在英国只有6%的
【71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