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教育家叶公超与堂妹发生不正当关系,两人的地下关系被妻子袁永熹发现后,婚姻破裂,袁永熹带着孩子去了美国。 叶公超和袁永熹的故事开始于1931年的北平。 那时叶公超是北大教授,留洋回来的文化人,穿西装梳分头,讲课很受学生欢迎。 袁永熹在燕京大学念物理系,学问好模样也俊,是学校里公认的校花。 两人在校园相识,才子追才女,很快就办了婚事。 婚后生了两个孩子,女儿叫叶彤,儿子叫叶炜,名字都是从《诗经》里挑的,听着文雅又讲究。 过日子可不像谈恋爱那么轻松。 叶公超学问大脾气更大,有回请朋友吴宓来家里吃饭,嫌菜不合口味当场摔筷子骂人。 袁永熹忍着没吭声,等客人走了才说:"饭菜没做好怪我,可你当着外人发火也不合适。" 这话说得在理,可伤人的话像钉子,拔出来还留个窟窿眼。 1940年上海出大事,叶公超为保护国宝毛公鼎被日本人抓进牢里。 他堂妹叶崇范跑前跑后帮忙救人,其实这姑娘是叶家收养的,和叶公超没血缘关系。 牢里待了四十九天,又是鞭打又是灌水,叶公超硬是扛着没吐露国宝下落。 可出来后人就变了,和堂妹走得越来越近,最后住到了一块儿。 袁永熹在美国听说这事,坐船赶回来问丈夫。 叶公超嘴硬说只是照顾妹妹,袁永熹打听清楚后心凉透了——这妹妹压根不是亲的。 她没吵没闹,收拾好两个孩子的衣裳,买票就去了美国。 那是1948年的上海码头,叶公超追来拉箱子,袁永熹只说了句:"这儿没东西值得我留下了。" 分开后两人活成两条道上的车。 叶公超后来当上国民党外交部长,1961年因为外蒙古入联合国的事惹恼蒋介石,官帽子一撸到底。 晚年住台北,三天两头给美国写信,信里全是后悔话,可从来没收到回音。 袁永熹在加州大学实验室搞研究,把孩子培养成才,儿子叶炜成了文史学者。 1981年台北荣民总医院里,叶公超病得只剩把骨头。 临死前非让人给他换西装,摸着怀表说听见妻子脚步声了。 护士开门看走廊空荡荡,窗外黑得像泼了墨。 他念叨着"永熹"咽了气,葬礼上妻儿都没露面。 十四年后袁永熹在美国去世,特意交代不和叶公超葬一处。 后来人看这段往事,台北叶公超故居2023年开放过特展,玻璃柜里摆着他和妻儿的合影。 2024年故宫博物院巡展毛公鼎,解说牌上还写着叶公超护宝的旧事。 照片里穿长衫的教授,旗袍的夫人,当年燕京大学樱花树下念诗的青年男女,终究成了两座坟隔着太平洋。 老话讲破镜难圆,有些事做错了,后悔四十年也补不回来。 信息来源: 1. 民国学术名流传记(中华书局) 2. 叶公超的朋友圈(人民政协报) 3. 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史料 4. 袁永熹传记(杭州日报) 5. 叶公超故居开放报道(联合报)
1977年,教育家叶公超与堂妹发生不正当关系,两人的地下关系被妻子袁永熹发现后,
海诚看趣事
2025-08-25 14:21:25
0
阅读:1